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体验作文 >

我体验到的乐作文

我体验到的乐作文

懂得写优秀的作文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写作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作者的主观意识在恰当的文字形式中的正确反映。为了写好作文我们要多加阅读别人的佳作。你所见过的优秀的作文有哪些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我体验到的乐作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此外,关于作文,您还可以浏览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300字大学生作文(通用13篇)

我体验到的乐作文 篇1

今天,我们进行了地震疏散应急演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我们的目的是在真正的地震中能够冷静地逃生。想一想,汶川的一个中学在地震中没有死亡的,全部人都保住了性命,这所中学的校长成了“明星校长”,因为他带领全校师生进行了防震演习,在真正地震的时候,救了全体师生的命!所以,今天,我们学校也要进行防震演习。

吕校长宣布演习开始,模拟地震的声音响起来了。只听“轰隆隆……”我就想起了地震时的情形:大地在轰鸣,漂亮的楼房变成了废墟……我不由得将手肘不停地往课桌下缩,用手掌来护头,手举累了也不敢放下。对呀,人人都怕地震,何况小孩呢?“呜——呜——”,警报声拉响了。这声音好像地震后人们因为悲伤而哭泣的声音。

我们日新楼的孩子行动最快,今年警报声一停就跑到操场集中了。来到操场,周围的大楼又让我害怕起来:真正的地震中,楼会倒下来,我真怕被废墟砸到,于是就挑了一个偏中间的位置蹲了下来。

后来,演习终于结束了,我也不害怕了。我真高兴。这种演习总会救我一命的。

我体验到的乐作文 篇2

漫漫长路,人的一生中总能有那么几件令你印象深刻的,无法遗忘的事。而这每一件事,就是一种新的体验。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你最讨厌也最爱的人,这样的矛盾体时常令我不解,时光匆匆,转眼我便是个大姑娘了,随之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压力和焦虑。

今年的我初三了,繁忙的学业令我适应不了。起初还好,可越到后面,陪伴我的便是整晚的惶恐与不安。

叮铃铃!放学的铃声一响起,大家便一窝蜂的冲了出去,我看着手中考砸的试卷,心中很是难过,许久,才收拾东西迈开脚步往校门走。尽管离放学时间已经很久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在玩耍,有打篮球的男生,玩游戏小孩的,低声聊天的女生,她们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只有我一人闷闷不乐。很快,便走到了离家只剩一段路的街道中。

街道上零零散散的走着人,夕阳洒在她们身上身上,画面温馨和谐。我低着头,脚踩石头,忧虑着该怎么跟妈妈说这件事,要不直接跟妈妈说吧,逃不掉的,可是我要是说了妈妈对我失望了怎么办?我烦躁的抓了抓头,不知所措。

一个用力,便不小心把石子踢到了一个陌生人身上,他看着有三四十岁,看起来很凶的样子,我顿时忘了烦恼,害怕的望着他,正欲开口,他便徐徐像我走了过来。喂,刚刚是不是你丢的我?他面朝我说到,我害怕得要死,沉默了一会,最终还是说到,对的,是我,对对不起,我真不是故意的他看着我,说了句,没关系,叫我下次小心点。

很突然的,一阵风吹过了,把我的试卷吹到了他的脚边,他弯腰捡了起来,你就是因为这个才砸的我?他问道,我点了点头,你是不是怕被骂?嗯,他就开始开导我,劝阻我回家,我站在原地,脸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帮我,他说,因为我乐于助人最后,我稀里糊涂的就回了家。

这真是一次新奇的体验。

我体验到的乐作文 篇3

今天,王老师带我们去了高段部的安全应急体验教室。

去之前,我很期待。到了教室,我们看见教室墙上挂着防滑手套、不一般的手电筒、压缩饼干……还有安全网,还有电子图书和安全大擂台。哇!这些东西都有特别的用处,而且科技含量很高很高,简直让我眼花缭乱,大开眼界!

安全对于我们很重要,他随时提醒我们保护自身安全。这个教室好神奇,它教会了我们怎样躲避危险,教会我们运用安全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在播放电视节目时,我们看到洪水席卷了整个小镇,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受到了破坏,那一刻我被势不可挡的洪水惊呆了!王老师告诉我们,大自然虽然可怕,但是,只要我们提高判断和逃生的能力,就会在危机时刻获得生命!我记住了老师的话,我要好好学习这些逃生的知识!

最后,我们又玩了安全擂台赛,结果女生赢得了胜利,我好郁闷!

今天的安全课好不一般,我喜欢这里,还想有时间来体验各种游戏。

我体验到的乐作文 篇4

《朱子语类》指出:讲论自是讲论,须是将来自体验。说一段又过一段,何补!苏轼记录,说,臣体验得每年颖河涨溢水痕,直至州城门脚下,公私危惧。鲁迅说,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不同而变化,读者倘若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也就是说,体验的过程,就是听到别人的讲述,自己前去尝试,最后在亲身实践中得到新的生活经验。

鲁迅说过,文学具有普遍性,但先生也说过,读者倘若没有类似的经验,他也就失去了效力。我们每天,都会体验到一些有趣的东西。许多人会为了这个,花上许多时间。许多事情,我们绝对没有相关经验,但我们绝对会有相关体验。那么,歧义也就是问题:每天接受如此多,乱,杂,体验如此种类繁多的东西,可以得出有意义的经验吗?

今天,有不少的家长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各种各样的课外班,体验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这是每一个新世纪的学生都会经历的过程。而且,大多数都会报名参加两个以上的课外班,看似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呢?前年,我把自己和幼了自己三岁的侄子对比一看:差距一目了然。对比学习成绩,我超越侄子,这还是三年前的我,就更别说现在的我。对比才艺,侄子超越我。我从没有参加过课外班,一身本事都放在学习上。我可以口算二十以内的任意乘方开方六则运算,却不能说出二十个艺术家的名字。而侄子,琴电子琴,棋围棋,书阅读,画美术,可是样样精通,十八般才艺,没有一个不能露一手的。到了去年,我连成绩都不能压过侄子了。参加了课外班,与不参加课外班,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在少年乃至青年时期,拥有更多的体验,是很有必要的。丰富的体验,会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多的经验,开发人的潜能。可以说,体验,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由之路。

今年,我又把自己和侄子比较一番。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仔细一看,却又让我有些惊讶:我这一年,苦练美术,终于自学了一手好功夫。而侄子,则是变本加厉,学了一堆课外班,就好像一个个山,堆在侄子身上。最后,侄子不但学不好课外班,没有积攒经验,而且拖累了学习,可以说,一身本事,全都磨灭了。

又一番比较,归纳,可以明白:体验,不是愈广愈好,重点,是要学精。在今天,像侄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知道多少人,心比天高,看见一个好东西,就要体验一番。最后,不但不能总结经验,得到先生最爱的效力,而且,还会荒废已有的经验。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体验太多,反而无法总结经验。相比之下,体验不多,但是可以总结经验,反倒来的好一点。说是听到别人的讲述,自己前去尝试,最后在亲身实践中得到新的生活经验。实际上,重点压在经验,而不是体验。体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经验。两者是有一定冲突的,需要人们进行取舍。而体验,固然迎合人们的兴趣,但经验,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在生活中,我们要辨正二者之间的关系,克制体验的冲动,杜绝五分钟热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经验,我们的体验,才会有价值。

我体验到的乐作文 篇5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有许多无法预料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就是我们所谓的“灾难”降临。而这些“灾难”就是生活中的不经意小事。

记得那一次独自在家,我忽然有些饿了,便在家中找东西吃,但是没找到。没办法只能自己动手,俗话说的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在冰箱里寻找鸡蛋,找好以后便开始打鸡蛋了,一会儿又切西红柿

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以后,我开始炒菜,而那个锅里正煮着又长又细的面条。想想我一会儿吃着面条拌菜看着电视,旁边有饮料放着,我就特别开心。忘记了锅里煮着面条开的是大火,而不知什么时候,锅里的水把火弄灭了。而我还在一旁炒着菜幻想着。一会儿,炒完了,我也没看锅怎么样了,只是坐在旁边看起了电视。

不一会儿,我闻到了一股不好的味道,仔细一闻,像是煤气被水浇灭的味道,这时的我才想起锅的事。我心中一慌,我该怎么办?我可不能煤气中毒啊,我还这么小,我头上的汗珠一滴滴地落下,我脑子里忽然闪现出老师给我们上的安全课,遇到事情千万要冷静,动脑筋想出自救方法。我终于平静下来了,开始想电视上是怎么做的。跑是不行的,我跑了那炉子就坏掉了。我脑子里终于闪出一个办法,先关开关,再关阀门,然后打开窗通气。我终于获救了,而且是自救,我开心地笑了。

自从那次经历过一次不经意间的举动而造成的“灾难”后,我以后做事非常小心谨慎。我忽然懂得安全是多么重要,生命是多么重要,知道懂应急方法,自救方法多么重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的话,那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煤气中毒而离世,家破人亡了。

是啊,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了,灾难这个词有时天灾,也有时人祸,也有时会是通过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造成的。我们应学会去应对他们,尽量减少身边的应急故事。

我体验到的乐作文 篇6

乐考,是我进入学校以来最快乐的考试。没有了在教室内的紧张,只有在操场上的我们快乐闯关答题,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这次乐考,我印象最深的环节是“争当小小识字家”。在展板上有很多签号,每个同学都可以抽取一枚,每张签号上写着五个课内词语和一段课外阅读,当闯关都能全部流利读出时,就可以摘得高星。课内词语我胸有成竹,就是担心课外阅读会有不认识的字。

轮到我时,五个课内词语都流利地读了出来,当读到课外阅读,差点卡壳,好在我灵光一现,想起那个生字的读法,总算是有惊无险。

最终,我的闯关成绩是32颗星,大家大满贯!也都是收获满满,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喜悦,乐考,真是考如其名,让大家都乐在其中啊!

我体验到的乐作文 篇7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课前,组织开展“社会调查—舌尖上的浪费”等亲身体验活动,记录**验的过程和感受,完成“体验卡”,初感“体验”的内含,丰富写作素材,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

2.读写一体,结合课文《黄河的主人》和例文《“护蛋”》,感知体验过程和感受的真实性,并选择最具挑战性的一次体验活动,围绕中心,抓心理和行动发展的细节变化,有详有略地真实记录,做到首尾呼应,紧凑完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围绕习题训练重点,开展多形式评价,丰富体验过程,培养学生复习习题的良好习惯。

4.赏析体验趣闻,集结《体验大看台》文集,供大家阅读,分享习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要点:选择你最具挑战性的体验活动,并详细记录你的经历和感受。

难点:抓住体验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做到首尾呼应,紧凑完整,并围绕训练点评改,丰富作品内容。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采用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体验生活,创造性地表达。

2.重视习作前的体验与积累,重视对课文、例文的感知,引导学生在研读例文的过程中习得写法、运用写法。

三。鼓励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大胆修改作品,增强体验的感染力。

4.“集结成册,分享体验”分享习作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提前一周,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记录**验过程及感受,完成“体验卡”。

教师准备:课件制作,通过“体验卡”了解体验效果。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习作欲望。

(一)参与体验,揭示课题

1.导言: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做个有意思的小游戏——,规则是[, , ]同位合作做游戏)

2请大家再次合作,按照一定的顺序告诉我们您成功完成游戏的过程和您最真实的感受。

点拨:建议用上“先……然后……再……最后……”句式

3.像这样,自己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就叫体验,体验的过程不同,效果不同,感受也大相径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最有意思,最具挑战性的一次体验。

4.板题齐读一次体验活动

(二)回顾体验,丰富素材

1.一周前,我们各学习小组合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体验活动,请同学们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体验过程及不同的感受。

2.学习小组根据“体验卡”组织材料,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3.学习小组交流,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师相机归纳。

4.再请同学们用心想一想,你个人曾经还有过哪些难忘的体验活动?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交流)

前提:我在三年级做过一次老师;

帮阿姨看护小妹妹;

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访“空巢老人”……

5这些经历也非常有趣和富有挑战性。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体验,使体验更具吸引力,激发读者的体验欲望?让我们先从课文《黄河的主人》中去寻找答案吧!

(三)品味“体验”,感知写法。

1.请同学们踏着作者的笔迹,跟随着艄公,坐在羊皮筏子上,到气势恢宏的黄河里体验一番吧。

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一下羊皮筏上乘客的表现?(学生交流展示)

出示课件1:

出示课件2:

2乘客乘坐羊皮筏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1)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展示

(2) 为什么旅客乘坐羊皮筏时会有不同的表现?(体验)

(3)请用心对比朗读这两段文字,不难发现作者是通过

下册学过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中也有所体现。

3.我们共同回忆一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谁能说一说小骆驼的体验过程。

(1)出示

(2) 通过小骆驼的经历,你想说些什么?(详写体验过程)

(3) 写体验活动时,也要注意

[, ]

(三)例文“体验”,再悟写法。

过渡:课文给我们展示了柳倩影同学的体验活动——《护蛋》,也非常有意思,极富挑战性和感染力,我们赶快分享一下吧!

1.品读例文,小组合作交流,作者是怎样写护蛋的经过和感受的?

(1)交流写作思路:按护蛋起因(1)—经过(2-4)—结果(5)顺序记叙。

(2)交流护蛋经过:围绕“难”字,从“精心包裹”到“小心护蛋”,再到“同学鸡蛋报销”三个方面凸显。

说明:这是笔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围绕中心,选取素材,记录体验过程和真实感受。

2.再品例文,想一想作者运用怎样的特色语言,提升体验的感染力,增强读者挑战欲望的?

(1)交流细节描写

—小结写法:作者在写护蛋行动时,写了自己心理的变化和自己的感受,还有“保护层、万无一失、危险区、包围圈”等词语为文章增色不少。

(2)交流首尾呼应的写法。

首段中这样写到[, , , , , ]做[, ]更加紧密严谨,内容更加完整.强调主题,加深印象。

3.梳理写作方法

(四)合作“体验”,深悟写法

1分组练习,回忆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再次丰富练习材料。

2.组长组织组员,根据体验活动确立中心,围绕中心组织筛选习作素材,教师巡视深入学困组给予帮扶,掌握学情。

3.小组合作,依托习得的写作方法,口述体验的经过和感受,同组的同学及时给予补充,让体验活动更真实,有感染力。

4.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体验活动讲给大家听?比一比,看谁的体验活动最具感染力?其语言表达能激发其他小组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愿望。

5.学生汇报,师生评议。

6.拓宽思路,丰富习作素材

学生根据“体验卡”及再次获取的相关资料,确立习作内容。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五)抒写“体验”,化言成文

1.小组合作,完成习作。

小组分工合作,运用习得的方法,抒写“体验”,要求一人写体验的起因,两人写体验的经过,(注意抓住细节描写,提升感染力),一人写体验的真实感受。注意与第一名学生配合好,使头尾呼应。

2.学生进行合作写作。教师巡视提供帮助。(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巡视,了解学生写作情况,为“二次指导”搜集反馈信息,也可对确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五)抒写“体验”,化言成文

1.继续习作

2.关注学生书写时的姿势及规范、美观书写的情况。

3.检查时发现典型,有价值的作品,为作品的完善作准备。

(六)丰富“体验”,评改作品。

1.自主评改

写完的小组,组长将作品集结一起,小声地读给其他成员听,把认为不满意的地方自主修改一下,力求作品上下贯通,

课件出示评改提示:

2.组组互评

文章写完了,还要读给别人听一听,互相提一提建议,挨组的同学互换互评,在写的好的地方可以标画出星星或写上评语,不合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你的建议。

3.师生同改

(1)谁愿意把你们的体验经历与大家共享?采用投影展示作品,选取有代表性的阅读作品,学生阅读,教师和其他学生相机点评。

(此习作是老师精心挑选的,可以是按习作要求来写的优秀作文,也可以选未按习作要求来写,存在普遍而突出问题的习作。)

点拨:关注点一是放在是否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第二,关注是否能把握体验人的动作、语言、方式等细节,突出人物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三是关注点是是否做到了首尾呼应。

(2)预设修改《盲人画画》的片断过程

——修改前的片断: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补充,掌握细节来描述和增强体验的感染力。

——修改后的片段:

然后,老师又提出了要求:“把白纸翻过来,再蒙住双眼, 把刚才的画再画一遍。” “啊?”同学们惊讶得叫起来。我闭上眼睛,在心里痛哭:我什么也看不见。我怎么会画画!

“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我想拿笔,可不知道笔在哪儿。我在黑暗中摸索,“砰”的一声,笔找到了,却把铅笔盒弄掉了。我不想接。握紧紧地握着笔,在纸上画了两条弯曲的对角线作为树枝。

4.再次自改

在听了学生们的作品和评论后,他们是否得到了一些启发?阅读你自己的作品并修改它,使你的经验能激发其他学生的欲望。

(七)誊写“体验”,深化认知

1.学生誊写习作,要求誊写规范,书写端正。

2自由选择你的作业,你可以在练习旁边画插图。

(八)结集成册,分享“体验”

将学生的作品集结,装订成册,取名《体验大舞台》,放入班级图书角,分享我们的“体验”。

板书设计:

习作7:一次体验活动

体验来由围绕中心

体验经历细节描写

真实感受首尾呼应

附“体验卡”

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情。在每一次体验中都能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想不想去体验一次不同的生活?

请参加一次体验活动,可以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残疾人,也可以做一天老师,当一回家,参加一次文体排练或社区活动……把你的经历与感受记录在下表中。


本文的网址是//www.zfw152.com/a/585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