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究竟何为友善呢?友善一词,可拆分为两部分来解释。
在甲骨文当中,“友”字实际上就是两只手靠在一起,两手相握,即朋友,友好。“善”字,上面一个羊,底下一个吉,中间还有两点,《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善者吉也|”,就是吉祥的意思。友善,强调人和人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最基本的社会共识。
记得初一,我刚刚迈入新的班级,迎接我的是一位陌生女生的热情微笑,我很惊喜。她的友善,消除了我内心的紧张、胆怯,使我打心底里感到温暖,感到被彼此所接受。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
相处久了,大家会发现那些活泼幽默的同学总是朋友多,大家也乐于接近他们,因为这个人能够带来快乐。
然而我认为,友善不只是待人友好谦和,更重要的是善良与真诚,只有真挚诚恳的善意与友好才是真正的友善。
在“友善”一词里,“善”,就如同常青树的根基,促发着地表上生长出友好的绿叶与鲜花,然而花叶都只是美好的表象,善意才是这棵树之所以长存的基础。花开花落的表象可顺其自然,坚如磐石的善心却不可更改。
在生活中,自不必说要友善待人,也要友善对待自己,更要友善对待自然。
“一个不能首先对自己友善、与自己为友,不能本身发心善良的人,是无法处理好与他人的友善关系的。”于是我才明白,首先人要“自爱”、才能“博爱”。儿时我们就牢记:“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本就善良、懂得接纳与体谅,只要做到善待自己,拥有一颗友善的心,推己及人,才可对身边的他人敞开心扉,给予更多的人尊重与温暖。
更进一步,审视一下支持着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自然,可见友善与博爱,不仅仅是对于人,也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是啊,曾经的我们,为了所谓的'“金山银山”,对我们所亲近的大自然做出了许多不友善的行为。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开发……这样的词语屡见不鲜。正是我们的一次次“过度”,终于让自然发怒。它给我们带来了难以驱散的雾霾、犹如“世界末日”一般的沙尘暴……当经历了这样的种种,我想,我们应当意识到自己对于大自然的不友善,也应当尝试着对与我们最亲近的大自然更加友善。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其实很简单。当我们清扫一片废纸、回收一个塑料瓶,或是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提醒大人们少开一天车、少抽一支烟,这些小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又正是我们力所能及,对大自然的友善之举。
同学们,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不如我们相约,在这个春天,也让友善之花,绽放在心!
公正的演讲稿 篇2
今天我想来和大家谈一谈“敬业”。
把这个词拆开来看。敬是什么呢?朱熹解释说:“敬者,主一无适之谓。”就是说,敬一件事,就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完成。业,不仅仅指为了谋生的被动完成的职业,更是实现自我价值观又能有益与他人的事业。总的来说,敬业就是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抱有负责、认真、尊重的态度。
也许你们会问我:“作为学生,我们有何业可言呢?”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呢?
其实,我们的业,就是学业。完成学业,经过各种检测,在知识上取得满意成绩,的确不容易,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所以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如果不喜欢学习,学习对你来说只是考试的必需品,学习的结果只是分数。这样的学习是辛苦的,“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意味着你愿意为知识付出勤奋和努力,不知辛苦,品尝甘甜。逐渐养成学习习惯,所以学习应先做到乐学,爱学。
其次,还要辩证地看待学习的辛苦与快乐的关系。对于毕业班的同学来说,现是最繁忙、最紧张的时候,也是最需要拼搏、努力的时候。古人有“十年寒窗苦”的说法,可见学习是一件苦事。然而,在“幸福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习也是一件乐事。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很矛盾吗?我们以为,苦和乐是一种感受,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学习是辛苦的,但苦中有乐;学习是快乐的,但没有苦学精神,就很难体会到攻克难题、获取知识的乐趣。居里夫人埋头科学实验,生活十分俭朴、简单,在别人眼里,她是异常艰苦的',又有谁能体会到她获得重大科学发现时那种快乐的心情呢?有些人过着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在别人的眼里,他们是快乐的,但又有谁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空虚之苦呢?
第三、敬业并不是把自己榨干在工作岗位上,不是机械地工作不动脑子不懂乐趣。敬业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积极主动为事业而奋斗,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
在刚刚结束的科技节中,许多同学,是我们的榜样!作为科普剧的导演,他们总是抽出自己的闲暇时间修改剧本、准备道具、和演员联系,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承担作导演的责任,完成任务。日复一日的值日,即使一天的学习使你十分疲惫,但你还是认真努力地完成了值日,最后为大家带来干净舒适的环境。
作为一名班委,你是把所有的责任看成一种重担,还是享受工作中你得到的成长、快乐呢?作为小组的一份子,你是一边抱怨一边机械地完成值日,还是把它看成回报班集体的一种小小方式呢?很显然,如果你是后者,你不但能做到敬业,还能体会到敬业带给你的快乐。
亲爱的同学们,正青春年少,我们拥有无边的热情与能量,还有许多未发展的潜能。拧在一起,我们就是一道闪电,;聚在一起,我们就是整个太阳。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负责,这就是敬业!希望大家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能成为一个认真负责敬业的好公民!
公正的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从校园开始。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外乎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那么,作为学生你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呢?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想同学们都会觉得它于我们很遥远吧?这没什么,至少我在高中之前绝不会认为我一个学生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的。然而,经历了三周的高中生活后,看到校园里的一幕幕,我觉得自己有了新的领悟,触摸到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我们学校中的正能量是很多的。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我们二中好人榜上的学长学姐们了,他们每个人都是传递正能量的使者,或许他们学习成绩不是特别拔尖,但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乐于助人、拾金不昧、不折不挠等优秀品质已经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上会是最受欢迎的那群人!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但是,学生的身份也给了我们太多的特权,让我们中的一些人在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怀下逐渐忘记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美德。例如,上周新华社报道:某大学餐厅惊现六岁女孩给大学生们收拾碗筷。在这所大学里,大学生们在就餐之后只有极少数人会将自己的碗筷送到指定位置,而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直接离开,留下一片狼藉的餐桌。
面对大量的.碗筷,在餐厅工作的阿姨们经常感到有心无力,而此时,这位六岁的小女孩就会站出来和阿姨们收拾碗筷,用稚嫩的小手接过大学生们未完成的任务。这简单的现象的背后的意味是不言而喻的,那些大学生们或许是书山题海中敢于披荆斩棘、奋起拼搏的英雄,但他们绝不是生活中的勇者。
都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们又岂会不懂?但这种现象既然出现,我们就应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解决掉自己的问题,有时候你的举手之劳能给人以温暖。就拿我们二中餐厅来说,你吃过那色香味都算是优质的饭菜后把自己碗筷送到指定位置并不困难,但工作人员收拾时确实是很费力的。
你的行为不仅能提高个人素养,又能减轻餐厅工作人员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其实,就是这些小事最能体现我们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该从这些小事开始,改掉一些坏习惯,正能量就在我们身边。一个国家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个社会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一个学校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稳定、发展、积极、向上;一个人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变得积极、乐观、自信、自强。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校园开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让我们的学校充满正能量。
公正的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在这芬芳馥郁的季节,我们共同畅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犹如飘扬的旗帜,指引着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和公民三方面的核心价值融为一体,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展现了人生价值与国家、社会利益的共通性和一致性。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只有躬身践行社会主义价值准则,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入我们的心田,化作我们行动的指南。
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
爱国——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的精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她激励多少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她引多少英雄在国家危难关头慷慨就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她鞭策着多少仁人志士舍身报国!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抛家舍业,隐姓埋名,扎根小海岛,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成千上万数据,以总设计师身份亲自下水作深潜实验。30多年的心甘沉默做砥柱,一朝换来世界瞩目中国核潜艇事业。他化满腔热情为实际行动,实现了人生价值,爱国也不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誓言。
敬业,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谢觉哉先生说:“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雷锋在他的日记中写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谢觉哉先生和雷锋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虽然是螺丝钉,也要擎起万斤重量;虽然是铺路石,也要推动新时代不断前进,发挥最大的能力,体现最大人生价值。
诚信,立身须以诚为本。
一口干粮挽救一条生命,一句嘱托守护一生。守墓老兵陈俊贵,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他信守诺言,为战友守墓几十载。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诚信。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以诚立身,说诚信话,做诚信事,以诚信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支点。
友善,谦和友善得人心。
古代思想家荀子深知友善的重要性,他说:“与人善言暖若锦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 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及时的帮扶相助,无不是温暖人心的友善之举。我们党始终践行近民、亲民、爱民的群众路线,了解民情,解得民意,最终才能换得民心。以谦和友善态度友善待人处事,帮扶互助,才能收获真情,相交于心。
我们的.身边从不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例:为捍卫祖国领空而撞机牺牲的王伟,最美司机吴斌,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烟台老年人刘盛兰。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真正意义,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竖起了令人敬畏的丰碑!
让我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用实际行动实现人生价值,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乐章!
公正的演讲稿 篇5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用行动呼唤“公正”》。
在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相信大家对“公正”一词,并不陌生。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正直者,所谓公;不偏私,所谓正。公正最早出自于《荀子·正论》;“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公正则下易直也”。它往往指道德修养,并且是没有个人之私的,近乎“圣”的一种美德。
或许在同学们的思想中,“公正”是一个大词,似乎与我们并无太大关系,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公正是一种态度。我们总是为世间种种不公而愤恨不平,与其这样,不如想着多去付出一些,为他人着想一些,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回报就越多,这才是真正的公正。一个集体的公正,所要求的是一个集体每个人的付出。值日、板报、班级活动的组织……我们享有同样的责任,也许你不擅长这一项,那就多付出你擅长的那项。当你享受和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时,会为自己的付出与收获而感动。
生活也是如此,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一位老人跌倒在地,你没有过多的顾虑,将老人扶起,这就是正义。又比如,当你遇到不平之事的时候,你能为正义的一方辩驳一句话,这也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并不在于你为国家,为世界做了多大的贡献,而在于你为他人做了些什么。所以,以公正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也会用公正来面对你。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心怀一只无形的'天平,专门用来衡量世间种种,这需要我们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合理的分辨“善恶”尺度,进而维系好天平的平衡。在善恶并存的社会漩涡中能够从善而除恶,方不至于随波逐流,甚或误入歧途。
总之,“公正”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只有心怀公正,才能多行善事,操绳墨而无私,成为一个可以肩负起国家重担的优秀人才,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高二4班全体同学
20xx年6月1日
公正的演讲稿 篇6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用爱心,铺就成长之路。去年教师节,看望师生时做出好老师的标准,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作为新时期的年轻教师,我们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爱心铺就成长之路。
教育就是一份爱的事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懂得教育的核心是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师德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爱是陶行知先生毕生事业的灵魂,陶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对这份教育事业,对这群孩子从心底散发出的爱,才能赢得社会的肯定,学生的尊重。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陶行知先生是教育先模,在他的金玉良言中,我们看到了充满爱意的真教育,看到了公正无私的真教育,看到了智慧创新的真教育,在字里行间中我读懂了应该怎样做一个有爱的老师。
在工作中要拥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时时处处尽心尽责,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才能更负责,当家长把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中,教师应把责任烙在心中,我们为孩子的每一滴进步欢呼雀跃,为孩子每一次犯错揪心不已,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是让我们牵肠挂肚,教育无小事,每一个老师因心中有爱才能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时刻把每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放心里,因心中有爱才更能体会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的日常工作繁琐、细微,学生的吃喝拉撒睡全要管,没有那份细心呵护,耐心教育,是做不好工作的。学生感冒发烧了,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学生捣乱违反纪律了,我们要耐心的教育,学生成绩退不了,我们更要细致入微的分析原因。
作为教师,没有那份爱生如子的心,也是做不好的。只有打心底里爱上这个事业,这群孩子,把心放进爱中,把爱融进心中,用心把爱撒到每一个细节中,做个每分每秒都在关注爱护孩子的有心人。这让我更能深切体会陶先生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拥有爱心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前提,而这从心底自然而生,由衷而发的爱,更是教师人格的灵魂,师德的核心。
以爱心为基础,善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学生的过错,放大学生的优点,正是教师的魅力所在。教师的爱心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它不会因为付出而减少,相反,它像源源不断的泉水,因为流淌而更加清澈、充盈。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别人的生命一点绿色,自己的生命也更具活力。作为年轻教师,我们要用爱心,铺就自己的成长之路。
谢谢大家!
公正的演讲稿 篇7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古今中外,对平等的追求是每个社会,每个人的共同理想,从唐代著名史学家吴兢的“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到法国大革命平等的思想,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在现实中,人人是注定生而不等的,也是绝对不会平等的。随着诞生便存在的影响因素,如基因,家境,地域,以致于时代,都是千差万别的,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同时,也正是这种不平等,塑造了我们多样,而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就像一个鱼缸,有的鱼在上层游,有的鱼附在底层,这个鱼缸才会多姿多彩。所以,在客观上,差异是注定的,也是必需的。那么,我们追求的平等又是什么呢?
正像《世界人权宣言》所说:“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也就是说,不论你生在鱼缸的哪块石块下,追求幸福的权利,赢得尊重的权利,以及回报这个鱼缸的义务等,都应是平等的。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社会制度与人格的平等。
在社会层面上,平等,是对每个人生存的权利与状态的保障,是一种制度上的平等。比如九年义务教育,他让所有孩子都能够平等的享受受教育的权力。若没有他,也许在偏远贫穷的地方,教育仍将是贵族的`特权,贫者永世贫穷。而我们的父辈,又有多少不是从外地,从一个村镇里通过常人不及的努力通过高考而来北京的呢?这也充分证明了,良好的制度是保证平等的客观要素。客观的差异是完全可以为自身的努力所填补的。
而人格的平等,应该是不被外界和客观因素所影响的。它是不分地域,不论朝代更迭的人性的终极追求。“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世代传颂的友谊佳话,伯牙官任上大夫,在江边抚琴偶遇砍柴而归的樵夫子期,“巍巍高山,洋洋流水”。音乐,驱使两个素未谋面身份相差巨大的人,刚一相遇便向那渺渺乐音一般,在云上相知。直忘却了这世俗的贵贱。只有平等的人格,才铸就了这段纯粹的友谊,才让灵魂最真诚的交流。
人格的平等,建立在尊重之上。即要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体现了传统社会中人们为了保全人格的平等宁愿挨饿,也不接受嗟来之食,哪怕危及自己的生命。也正是伯牙对人格的尊重,才留下“千古知音”的传说,留下了心灵交往中最动人的一曲。在交往之中,我们首先要怀着尊重的情感;有了尊重,才有平等的交流,才可以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体会每个人带给自己的感动,相知相惜,完善自己。
平等的社会往往可以塑造平等的人格,而只有平等的人格才会形成一个平等的社会。而这一切平等的追求,都是建立在修身之上的。我们不应再抱怨差距,要做的是相信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跨上更高的平等的台阶。让我们,从今天起,怀着尊重的态度看世界,秉着平等的心与人交往。我们的内心将处处万物生长,百花齐放,像司马光所说的:“平而后清,清而后明”的和谐大同,清明太平的盛世,也就真正的到来了。
公正的演讲稿 篇8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或许我们的翅膀未长有丰硕的羽毛,或许我们谈不上为祖国做贡献,但身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很多。
文明,指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其实,做一个文明的人并不难,但有时就差那一步,就像我遇到的这个故事一样:
一天,我走在路上,看见垃圾桶外堆着一座“小山”,而桶内却空空如也,我想:每逢夏天,一群苍蝇围在垃圾边飞来飞去;若遇下雨,脏水到处流淌;倘若刮风,各色的塑料带在空中飞舞,如躲避不及,还可能会被糊到脸上。这些是谁造成的?难道不是不文明的人?如果那些人再向前迈上一小步,城市会变的'鸟语花香,如果那些人再向前迈上一小步,我们的城市就不会那么脏。如果懒惰的人在不向前迈上一小步,影响的不仅是环境美观,更重要的是,来吧,伙伴们,让我们都争做一个文明的小市民。让我们为我们共同的家园——泰安做一些实事,做好每一件小事,让每个旅行者都夸咱们泰安棒,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