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范文大全(编辑 幻想旅行家)您可以从以下内容中查找到涉及“教学英文课件”相关的资料。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核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决你的问题请不要忘记将它收藏起来!
教学英文课件 篇1
习题课教学设计1
作者:16643
时间:11月8日
班级:八(2)班
科目:英语
授课教师:梁xx
章节:期中考试卷评讲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查缺补漏,评讲期中考试卷的难点和易错点,习题课教学设计1。
教学重点:
1.单项选择1,6,7,8题。
2.完形填空5。
教学过程:
1.对看音标写单词,单词拼写,完成句子,选词填空的答案。
先给5分钟小组讨论,改正这部分的错题。
选四个小组,每组派代表到黑板写答案。剩下的四个小组作批改。
老师改正错点,并提出易错点,如: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s,复数名词等。
2.评讲单项选择。
先对答案
T:有没有知道答案之后还不明白的题目?
(学生基本说出了我本打算评讲的题目)
T:请会的同学来解释一下这些题目。
1.S1:因为有than,选比较级,much是修饰比较级的,所以排除了B,C,后面一句,something must be done,意思是要采取措施,所以选D much worse.
6.S2:deny doing sth.固定搭配。
T:一起记忆的词语是?
S:admit doing sth.
7.T:remember doing sth to do sth有何区别?
S:忘记了。
T:看例句:I remember closing my room's widow this morning.
Lucy,please remember to give the key to Miss Xu.
Sa:remember doing sth是已经做了的事,remember to do sth是还没做的事,教案《习题课教学设计1》。
T:看这道题,他在回忆这个人的名字是吧,所以他meet了这个人没有?
S:选B。
8.T:第8题是差不多的,stop to do sth doing sth有何区别呢?
Sb:stop to do sth是停下来去做某事,stop doing sth是停止做某事。我本来在回家
的路上,但停下来去买食物。
3.评讲完形填空。
选一个大组以开火车的方式轮着一句一句翻译,并说明选项。
5.other,others,the other,the others,another的区别
以例句说明:
1)Some children like apple,other children like banana.
2)I have lot of flowers,some are red,some are white,some are yellow,and others are blue.
3)We have two hands,one is left hand,and the other is right hand.
4)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 in the world,some are clever,and the others are stupid.
5)I give him abook,and then Igive him another book.
6)I gave him ten eggs,but he said he wanted more,so Igave him another ten.
4.阅读理解对答案。
家庭作业:
完成花都区的期中考试卷
课后反思:
这份期中考试卷是针对育才学生而出的,题型比较简单,主要是针对的上学期所学的内容,音标和短语是重点。简单一点的题目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但是出来的.结果并不理想,年级平均分仍然达不到及格的水平。
但是试卷讲解也不能花太多的时间,因为这些题目除了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其他的都在考试之前做过。一些单词填写的简单题目我就对对答案就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可讲的。
其他部分需要评讲的题目也很简单,有些考得不错的学生也基本会了,所以我都采取学生讲解,老师补充的方式。
其中other,others,the other,the others,another包含的内容很多,但也怕讲太多学生不明白,征求过指导老师的意见之后,我只是举例句提示一下,毕竟这也不是重点内容。
个人认为这种试卷评讲方法还是不错的,尽量让学生讲,使得本来沉闷的习题评讲课有生气了,效率也提高了。
教学英文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四个单词的第三人称形式:cooks, studies, does, goes.
2.能够听、说、认读句子:Does he live in China? No, he doesn’t. He lives in Australia, but he studies Chinese.
3.能完成相关练习。
(二)能力目标灵活运用本节课的重点句型。
(三)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掌握四个单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突破方法:仔细观察单间,小组合作,读写造句,掌握重点。
(二)难点掌握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规则。突破方法: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变换动词,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教师出示卡片动词词组给一位学生看,该学生做相应动作,不得说话,其他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进行猜词组比赛,猜对词组最多组给予奖励。
2.Let’s chant
I like riding, I like riding, riding a bike.
He likes diving, he likes diving, diving, diving, diving.
She likes playing, she likes playing, playing the violin.
They like collecting, they like collecting, collecting stamps.
We like making, we like making, making kites.
3.师生用单词卡片进行问答练习。如:T: What is your hobby? S: I like reading stories. T: Does your uncle live in Beijing? S: No, he doesn’t. T: Where does he live? S: He lives in Changsha. T: Does your uncle like doing sports? S: Yes, he does.
Step2: Presentation Let’s learn
I like number 7. what number do you like?
Does she like number 3?
Yes, she does.
No, she doesn't.
1.教师边和一位学生玩字谜游戏,边说:I do word puzzles.
What does Chen Jie do?引导学生回答:Chen Jie does word puzzles, too.教师板书并教读单词does。后缀es可用另一种颜色笔标出并将动词原形do写在一旁。 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 I go to school on foot. T: Does your father go to work on foot? S: No, he doesn’t. T: How does he go to work? S: He goes to work by bus.
2.教师引导学生回答He goes to work by bus。教师板书并教读单词goes,后缀es可用另一种颜色笔标出并将动词原形go写在一旁。教师指导学生拼写单词。引导学生比较动词原形和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并用这两种形式造句以便加深印象,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掌握。如:I go to work by bike. He goes to work by bike.
3.教师出示做中国菜的图片说:Look! Chen Jie’s pen pal cooks Chinese food for he,然后板书并教读单词cooks,后缀s用另一种颜色笔标出并将动词原形cook写在一旁。
4.教师手拿英语书问:Do you like studying English?学生回答:Yes, we do.教师说:John’s pen pal studies Chinese.教师板书并教读单词studies,后缀ies可用另一种颜色笔标出并将动词原形study写在一旁。
5.教师将四个动词短语卡片放在讲台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派一位代表跑上讲台,领取卡片,拿到卡片后跑回小组前,带读短语。
6.教师让学生比较动词的第二人称单数形式和动词原形,引导学生总结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规则。
①什么是第二人称单数:第二人称单数是指一个人,不是你也不是我。
②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规则:
a.—般情况下,动词后直接加s。
b.以s,x,ch,sh或o结尾的动词,在后面加es,如watch—watches, teach—teaches。
c.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把y变为i,再加es,如study—studies。
d.以元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直接加s,如say—says。
e.动词have在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have改为has。
f.动词be在主语是第一人称单数时,be改为am;在主语是第二人称时,be改为are;在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be改为is。出示更多动词,让学生根据语法规律,变换动词形式。
7.教师播放Let’s learn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8.教师将本部分的单词卡片混在一起,快速展示给学生,学生抢答。然后同桌之间以开火车形式进行问答操练。
9.教师示范书写四会单词,学生仿写。
Step 3:Practice Listen, match and say
1.教师让学生先看图,用铅笔在图旁边标上相应的人名和动词词组,然后播放Listen, match and say部分的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匹配好人名和动词短语,教师再次播放录音核对答案。第三遍录音学生跟读,然后学生和搭档自由练习对话。最后,教师让学生擦掉人名和动词短语,大声表演对话。教师让学生听写词语,如:she,by, goes,bus,work,to,然后学生把上述词语组合成句子,如:She goes to work by bus.
2.教师说动词原形学生书写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可以请两位学生与在黑板上。注意给学生一定的反应时间,不要给学生太大压力。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用英语描述你好朋友一天的生活情况。
2.背诵并抄写本课四会单词。
3.做活动手册上的配套练习。
教学英文课件 篇3
知识与能力:本单元主要学习询问能力的表达方式。本单元主要围绕“加人俱乐部,谈论自己的能力”这一话题开展听、说、读和写的学习活动,学习情态动词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肯定与否定回答,以及一般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学会运用 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能力;能够谈论自己的喜好与意愿;能够为自己成立的各种俱乐部制作海报;会写招聘广告。此外,还要学习能掌握一些行为动作的单词和句型,能够熟练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才能。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Classifying, Contrasting, Comprehending in context和 Role—playing 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教学视频 ( 导入询问能力的VCR 《What can Gogo do?》 ) 或制作课件 ( 反映课内外活动 ) 等来展开课堂教学、 pairwork 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或游戏等小组活动,进行 “询问和谈论个人能力” 的课堂教学和练习。
本单元的教学法建议:语音教学让学生进行模仿操练;词汇教学采取情景介绍或演示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 pairwork 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或游戏等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图文配对和对话选择的方式;写作教学以填词、回答问题、写简单的短文为主;语法教学总结规律、抓住特征、模仿操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部分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谈论的话题是个人能力。通过对目标语言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才能;通过谈论彼此的特长与爱好培养一种群体意识。
教学英文课件 篇4
第一单元 我的电脑世界 活动3 规范英文输入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从指法练习入手,从最基本的基准键入手,意在使学生的键盘输入更加规范。在规范输入的同时,也介绍了键盘的其他分区和一些常用的特殊功能键。
学情分析
对于键盘输入,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输入是否规范,输入速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只有规范操作才能提高输入速度。对于习惯于非规范操作的学生来说,一开始会不熟悉,但经过课堂和课外的练习,将会逐渐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8个基准键的输入操作
2、了解键盘的五个分区
3、掌握键盘输入时的手指分工
4、了解键盘中一些常用特殊功能键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坚持规范操作键盘输入
2、在操作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懂得好习惯给自己带来的益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练操作8个基准键
2、掌握键盘输入时的手指分工
3、了解常用的特殊功能键
教学难点:
1、熟练操作8个基准键
2、掌握键盘输入时的手指分工
教学环境与准备
网络教室、课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8个基准键字符)
提问:如果我请大家写出这几个字符,你们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 回答:纸、笔
教师:对,但是现在需要大家在电脑中输入这几个字符,那“纸”“笔”分别是什么呢? 引出记事本相当于“纸”,键盘相当于“笔”
引导学生打开记事本,输入这几个字符,观察学生的输入指法操作
教师:老师已经发现,有些同学的指法输入不太规范,这样会影响你的字符输入速度。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通过规范指法输入从而提高输入速度吧!
2.新课学习
打开微课“规范英文输入”,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解规范输入的要点(在观看过程中,遇到重难点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下,如正确的输入姿势)教师:在看过这段视频后,我们来动手练习一下吧
通过游戏“键盘小能手(基本功)”中的学一学、练一练、玩一玩、测一测,熟练掌握8个基准键的操作 请学生仔细对照书中“手指分工图”和实际键盘,试着以基准键为出发点,练习用正确的指法操作主键盘区中的按键(输入26个小写英文字母,正序和反序各一遍)
教师:练习后我们来休息调整下。刚刚我们一直接触的这一区域都属于主键盘区,那么实际键盘还有其它的一些分区,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解下。
学生自学“键盘分区示意图”和知识库中关于各分区的介绍 教师通过提问,点出自学内容中的重点
教师:刚刚我们一直在进行小写英文字母的输入,你们可以试着输入大写英文字母么?
学生操作(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提醒学生观察按Caps Lock键时状态指示灯区的变化,从而了解此时是否是大写输入状态
请学生输入,./;’[]=这几个符号
教师:如果要输入:”{}+这几个字符,应该如何操作?
学生自学“常用的特殊功能键”表格,了解Shift换档键,并输入键盘上的上档符号
教师:我们都知道如果输入错误,可以按退格键删除光标左边的字符,那么如何删除光标右边的字符呢? 学生在“常用的特殊功能键”表格中找到答案,了解Delete删除键的使用。
3.创新园
在“记事本”程序中,输入符号设计如下图形
:):_D +_+ =_= @_@ %>_
4.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与联系,我们已经了解如何进行规范的字符输入,但想要熟练地操作,还需要大家多多联系,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都可以成为操作小能手!完成课本活动评价。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指导学生规范字符输入,但若要熟练掌握还需要多多联系,可以增加课时,通过一些小游戏让学生练习指法输入,寓教于乐
教学英文课件 篇5
今天上了Unit2 Reading这一课,我进行了如下的反思: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阅读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还能促进听、说、写等其他语言能力积极地发展;而且,阅读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课堂上小组共同阅读,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平等、协作、交流、讨论中,都有发言的机会、表现的机会、成功的机会。阅读活动中,小组内先读,先练说,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活动。学生能选择一个水平适当的角色参与交流和探讨,在学习活动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知识和情感都得到发展。小组竞赛更能激发全体学生产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更能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提高阅读和交际能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学英文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习歌曲《rain !rain !go away!》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设备,**flash歌曲《rain !rain !go away!》让学生熟听,再分节学句子。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相应的歌曲动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的含义,注意歌曲的表达、动作和配合。
教学难点:go away 走开、 ***e again 再来(注意连读)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推荐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这首歌曲讲的一个小男孩想要出去玩,可是外面却下起了小雨,所以小男孩请小雨快走开,这样他就可以玩耍了。让我们欣赏这首美妙的歌。
2、 新课
1)欣赏歌曲
rain, rain, go away.
小雨点,小雨点,快走开。
***e again some other day.
改天再过来。
little johnny wants to play.
小强尼要玩耍。
rain, rain, go away.
小雨点,小雨点,快走开。
2)分句学习
rain 雨、雨点 go away 走开、离开 ***e again 再来 some other day 改天
want to 想要…… play 玩耍
3)配合动作
rain, rain, go away.
小雨点,小雨点,快走开。
(双手十指抖动,从头上向下的顺序慢慢下移,到达身侧向两边扩展,仿佛天上在下小雨)
***e again some other day.
改天再过来。
(左右手从身体两侧弯曲,放在胸前)
little johnny wants to play.
小强尼要玩耍。
(双手掐腰,身边左右摆动)
rain, rain, go away.
小雨点,小雨点,快走开。
(双手十指抖动,从头上向下的顺序慢慢下移,到达身侧向两边扩展,仿佛天上在下小雨)
4)演唱
边做动作边看投影屏边唱歌(重点是配合**的旋律)
3、 展示
以各种形式展示并奖励表现最好的学生。
1) 跟着教师一起做
2) 师生一起做
3) 跟着**自己做
4) 分小组来做
5) 个别同学单独展示
6) 评比最佳表演奖
4、 小结
在这个课堂上,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看、听、做、学中得到各种锻炼。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不断的巩固所学内容。在这节课上,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快乐,并且理解了歌曲的意义。
教学英文课件 篇7
Unit 11
Teaching Reading
GROUP MENBERS:
Contents
The Nature of Reading
How do we read?
What do we read?
Strategies involved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role of vocabulary in reading
Principles and models for teaching reading
Contents
Pre-reading activities
While- reading activities
Post-reading activities
Conclusion
The Nature of Reading
The Nature of Reading
Reading is an active process. It constantly involves guessing, predicting, checking and asking oneself questions.
Reading i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written words and respond to them in proper ways. Reading means getting meaning out of a given context.
How do we read?
1. Reading has only one purpose, i.e. to get information.
2. Reading is a silent activity. Reading aloud does not help much with comprehension.
3. Reading with a purpos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reading without a purpose.
4. When we read, our eyes are constantly moving from letter to letter, word to word and sentence to sentence.
5. Reading is an individual activity.
6. We need to know all the word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 text
7. We read everything with the same speed.
8. When 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we mentally translate everything in order to understand.
9. It is helpful to use a dictionary and note down the meaning of all the new words while reading.
10. The lack of cultural knowledge may affect the rate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11. Possessing a large amount of vocabulary is the key for reading comprehension.
12. Reading can best be improved by being engaged in reading and reading more.
Tasks should help 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rather than test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teacher should help students not merely to cope with one particular text in class but to develop their reading strategies and reading ability in general so that they are able to apply the strategies or skills learned in class to tackle other texts they encounter outside class or in the future.
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是我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被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属于“自上而下”或交互作用的阅读教学模式,具体属于哪种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根据阅读文本体裁和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而定。三阶段即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读后(post-reading)三个阶段。
Pre-reading activities
Pooling existing knowledge about the topic
Predicting the contents of the text
Skimming or scanning the text for certain purposes
Learning key words and structures
Aims——To facilitate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Pre-reading activities
1
2
3
Predicting
Skimming and scanning
Setting the scene
Content Layouts
Predicting is an important reading skill, which can make reading more intriguing and purposeful .Therefore, it is likely to result in better comprehension compared with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learner starts reading with a blank mind.
Three ways of prediction
Predicting based on the title
Good titles always contain the most important information of a written text.
.
Look at the three titles in the box below and predict the contents of the texts. When you are ready, join another pair an d compare your predictions and the clues that helped you to make the
To begin with, students may not be good at predicting. If so, the teacher can help them by asking certain questions. For example, for each of the three texts above, we can ask these questions:
Text 1: What is a pet? What are pets for? Why do people love pets? Are there any problems with pets?
Text 2: What is a jungle? Where can you find jungles? What do you think has happened to the jungles?
Text 3: What happened to the child? How do you think the parents would feel? What could the police do?
Three ways of prediction
Predicting based on vocabulary
The teacher also asks students to write down the words that they think will appear in the text,
Predicting based on the T/F questions
The teacher gives students some true or false statements. Students predict if these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Then they read the text to check if they have made the right predictions.
Setting the scene
Getting the students familiarized with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knowledge relevant to the reading text.
Setting the scene by relating what students already know to what they want to know.
Using visual aids to setting the scene, such as real objects, pictures, videos episodes and multi-media materials,etc.
Skimming
Reading quickly to get the gist,i.e.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Ask general questions which allow students to focus on one or two things.
Provide 3-4 statements and one of them represents the main idea,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and decide which statement is the correct one.
Provide subtitles for different parts of a text and asks students to put them in the right place. Scanning
Read to 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 The key point is that the readers has something in his mind
and he should ignore the irrelevant parts when reading.
Besides,we can also ask students to scan for vocabulary which usually have certain semantic connections with the theme. Though teachers’ pre-teaching,students will facilitate the reading tasks that follow.
Scanning
What’s more, students can also scan for certain structures,for example, tense forms,discourse connectors,or particular sentence structures,which can serve as the basis for grammar stud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following things:
Set a time limit;
Give clear instruction for the task
Wait until 70% of the students finish
Scanning
Make clear how you are going to get feedback
Make sure that answers to the scanning questions are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text rather than clustered at one place.
Different texts offer opportunities for different kinds of exploitation. Yet a reading passage in traditional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xtbook has generally been exploited by means of mutiple choice quesstions,T/F questions, open questions, parahrasing and translation.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In this section we will look at some different ways of exploiting texts focusing on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rather than the results of reading.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plain text form dose not facilitate information retention. When information in text form is transferred to another form, it can be more effectively processed and retained. The way to transfer information from one form to another is called a transition device Transition device
Its function in teaching reading can be
illustrated in the following diagram:
Most of the transition devices make use of visual aids so that information in text form is visualized. Research has shown visualization can help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o comprehend meaning
Below are some transition devices that are often used in teaching:
Purposes of transition device:
1.Focus attention on the main meaning of the text.
2.Be able to simplify sophisticated input so that it becomes the basic for out put.
3.Allow the students to perform tasks while they are reading.
4.Highlight the main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a text /part of a text, and show how the structure relates to meaning.
5.Involve all the students in clearly defined reading tasks.
6.Precede one step at a time(easier tasks before more complicated one.)
7.When a TD is completed, use it as a basis for further oral and/or written language practice.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thods in teaching reading is asking students to answer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Nuttal suggests that we can classify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kind of information that they require students to get from the texts, or the kind of thinking that we wish students to engage in.
She lists five types:
Questions of literal comprehension. These are questions whose answer are directly and explicitly expressed in the text.
Questions involving reorganization or reinterpretation. These questions require Ss to put literal information together in a new way or reinterpret it.
Questions for inferences. They require Ss to consider what is implied but not explicitly stated. Questions for evaluation or appreciation. Such as making judgment about what the writer is trying to do and whether the writer is biased or dishonest.
Questions for personal response.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depend most on the reader`s reaction to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Understanding references:
All natural language, spoken or written , uses referential words such as pronouns to refer to people or things already mentioned previously in the context. Some students have difficulty in following clearly the references in the text. So the teacher should find ways to help Ss find the meaning of the references in the context.
Making inferences
Making inferences, which means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 is an important reading skill. It requires the readers to use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order to infer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e
教学英文课件 篇8
好的,接下来请欣赏英语教学课件。
To help achieve this, the 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Phase 2 plans to: 1. Selectively build on and extend research and tested activities in promising digital libraries areas; 2. Accelerat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accessibility of digital content and collections; 3. Create new capabi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digital libraries to serve existing and new user communities, including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4. Encourage the stud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s and digital libraries in various 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数字图书馆首倡计划》第二阶段要 完成如下任务:1.针对发展前景看好的数字图书馆领域, 有选择地开展研究和实验活动;2.对数字化内容和数字化 藏书要加速开发、提高管理水平和易用性;3.为数字化图 书馆创造新的能力和机会,为具备各种不同教育水平的现 有用户和潜在用户服务;4.鼓励有关方面研究在各种社会 环境和组织环境中人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的互动关系。
6)长句较多 为了严密地表达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长句较多。
7)以it为形式主语的主语从句和不定式短语作主语 为了叙述方便起见,经常采用以it为形式主语的主语 从句和不定式短语作主语的结构,避免句子结构滞重。
Itisforhuman-centereddigitallibrariesresearchtoseek forfurtherunderstandingoftheimpactsandpotentialof digitallibrariestoenhancehumanactivitiesincreating, seeking,andusinginformationandtopromotetechnical researchdesignedtoachievethis.
进行以人为本的研究,目的是为进一步了解数字图书 馆在提高人类创建、查询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上具备哪些影 响和潜力,并推动旨在提高这些能力的相关技术研究。
1.3 专业英语词汇
科技英语词汇的特点是一词多义、同义多性、结构丰 富和新词汇层出不穷,要求我们应具备丰富的专业背景知 识及相关学科知识,了解词语的构成。
词义选择
1)根据专业实际选择词义 比如fighter,可译为战士、战斗机
2)根据语言实际选择词义 …for dirt will weaken the weld,其中weaken为减弱, 如果直译,不好理解,可以译为“减弱…的强度”易于理 解。
例如:
Inthepost-coldwarworld,advancementsininformation technologyaredrasticallychangingthewayUSconducts warfare.
在冷战后的世界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的 作战方式。
InformationSystems(IS)providetheoperational commanderwiththeadvantageofobservingthebattle space,analyzingeventsanddirectingforces.
信息系统给作战指挥官创造了观测作战空间、分析事件和 指挥部队的有利条件。
Withoutadequateprotectionmechanismsinplace,sensitive militaryoperationsaresusceptiblenow,morethanever,to invasion,sabotage,and/orcorruption.
现在,足够的保护机制尚未到位,敏感的军事活动比以往 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侵犯、破坏与(或)讹误(e Wu)的 影响。
词义对应
1)词义引申 在原词义的基础上将词义适当引申以确切表达原文 精神实质。在科技英语中只有原词义不能确切表达原义 或采用原意会造成误解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名词的词义引申 A gunship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 (短缺)
b. 动词词义的引申 The huge increase in oil prices in the 1970s cast a cloud over the development plans of many developing nations. (投下一抹阴影)
HanoiromanceditsAsianneighborsforsixyears beforewinningitsmembershipinASEAN.
河内对其邻国进行了六年的亲善努力后成为东盟 的一员。
Buttherun-uptothemeeting(TheEarthSummit inRiodejaneiro)hasbeencoloredbyacrimonyover financingthenewplan,andsharpdifferencesbetween developedcountriesanddevelopingcountries.
世界峰会将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前的准备期 弥漫着一种不协调的气氛;在为这项新计划提供资金 的问题上唇枪舌战,争得面红耳赤;在许多问题上发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立场观点尖锐对立。
词组的词义引申
1.Malaysia,whichposteditshighestgrowthrateinadecate, istheregion’snewstarperformer,withIndonesiacloseonits heels.
(本义为扮演最重要角色演员,变为最出色的经济发展国)
2.HungryjoinedthegrowinglistoftheEastEuropean nationsturningtheirbacksonSovietaircraft-makers.
东欧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订购苏联制造的飞机,匈牙利 也是其中之一。
Turningtheirbackson本义为背弃、抛弃、轻视、拒绝,变 为不再订购。
3.DemocraticPartyleadersmetinWashingtonyesterdayto beginthepost-mortemontheirthreesuccessivepresidential electiondefeats.
民主党领导人昨天聚会华盛顿,开始仔细剖析该党连续三 次总统竞选失利的原因。
Post-mortem本义为对尸体进行检验或解剖,以查明死者 的死因,变为仔细剖析。
词义化解
词义化解就是不直译词或词组的意思,而是用一种曲 折的方式解释该词或词组在特定句子中的本义。
比如Thecommondenominatorwasfearofcrime.(他们这 样做出于一个共同的原因)
commondenominator本义:公分母,引申为共同点或共 同态度。
ThePanamanianleaderpubliclyindicatedthathepossessed compromisinginformationaboutMrBushthatwasliableto harmhisbidfortheWhiteHouse.
compromising(负面材料)本义:妥协的、损害的。
For every action there is an equal and opposite reaction.
任何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 作用力。
In practice, time is relatively easy variable to control.
实际上,时间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变量。
3)其他
Upgrade 改善,改进,改造,提升,升级换代
LastyearthegovernmentofAmericaearmarked substantialfoundstoupgradethecountry’sinfrastructure.
拨出大量资金来改善该国的基础设施。
InMarch,TheSovietUnionagreedtosellIndiaMig-27 fighteraircraft.Indiawillusethese,andanymoreinthe pipeline,toupgradeitsownmilitaryequipment.
苏联在3月份同意向印度出售米格-27战斗机。印度将利 用这些飞机以及酝酿中的更多的这类军火购买来改进自身 的.军事装备。
2. Spark 引发,触发,唤起,激活,一下子产生
Streamliningtheworkforcewillmakeindustrymore efficient,butitcouldsparkunrestamongworkerswho fearbeinglaidoff.
精简劳动力会提高工业效率,但也会引发担心自身会被解 雇的工作闹事。
3. Shower 大量拨款,连续发问,大量地给予,雨点般溅 落或晒向
These10criticallyinjuredvictimswereshoweredwith blazingfuelfromacrushingaircraft.
10名重伤员是被飞机坠毁时雨点般溅落的火油团烧伤的。
4. Cap 完成,使圆满结束
US Secretary of Defense Dick Cheney capped a trip to Seoul.
美国国防部长迪克·切尼圆满结束其汉城之行。
Thebirthofthenewcommonwealthcappedayearthat turnedYeltsinfromadiscountedmaverickintooneof thegreatfiguresofmodernhistory.
这一年叶利钦从一个无足轻重的我行我素者一跃成为 现代史上的一位显赫人物,而新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的 诞生则给这一转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5. Tax 使…负担重,使…压力大,使…消耗多
Someanalystsspeculatethataircraftacquisitionsanda plethoraofnewrouteshaveseverelytaxedthefinancial resourcesofthiscountry.
猜测。
词的增减
1)词的增补
a. 增补冠词
汉语中没有冠词,而英语中的冠词使用广泛,因 此汉译英时应注意冠词的使用。
比如: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The rate of achemical reaction i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reacting substances.
原子是元素的最小粒子。
An atom is thesmallest particle of an element.
b. 增补代词
比如:如果知道频率,就可求出波长。
If youknow the frequency, you can find the wavelength.
漏电会引起火灾,须好好注意。
Leakge will cause a fire; youmust take a good care of it.
c. 增补连词
同性电荷排斥,异性电荷相吸。
Likechargesrepeleachotherwhileoppositecharges attract.
实际上所有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
Practicallyallsubstancesexpandwhenheatedand constractwhencooled.
物件受热的地方粒子运动较快。
More faster in the place wherethe body is being heated.
d. 增补动词
CMOS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较宽。
CMOS covers a wider range in supply voltages.
e. 增补引导词
既没有理想的绝缘体,也没有理想的导体。
There existneither perfect insulators nor perfect conductors.
词的省略
1)省略范畴词
汉语里的范畴词像工作、现象、作用、方法、技术、过 程、效应、变化、方法、设备等,译成英语时通常可以省略。
如氧化作用oxidization修改方案modification
周期变化cycling累积过程accumulation(优美句子网 wwW.111642.COM)
隧道效应tunneling测量方法measurement
工作条件working传递方式transmission
2)省略动词
有些运动看起来很简单,有些运动看起来很复杂。
Somemotionsappeartobeverysimple,butothersvery complicated.
3)省略量词
真空管的五大主要职能是:整流、放大、振荡、调制和检 波。
Theprincipalfunctionsthatmaybeperformedbyvacuum tubesarerectification,amplification,oscillation,modulation anddetection.
这篇论文总结了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和火箭等三个方面 的新成就。
Thethesissummedupthenewachievementsmadein electroniccomputers,artificialsatellitesandrockets.
教学英文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blackboard, desk, chair, schoolbag, between, beside
会说下列句子:Danny is between the desk and the chair. Jenny is beside Kim.
能力目标
在日常情境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
情感目标
1.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好奇心。
2.找机会练习学生的听力技巧。
3.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
教学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教学难点:
同知识目标1,方位词表达位置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开始上课和复习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问候Greeting。复习单词pen, pencil, pencil box, ruler, crayon, what, whose及句型Whose ____ is this?
二、课文导入Lesson hook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如何谈论某物所在的位置。
三、新概念New concepts
1. My classroom 学习单词blackboard, desk, chair, schoolbag 利用教室内的课桌椅等实物学习新词。出示单词图片, 让学生跟读练习。
Practice练习:Listen and touch!老师说单词,分组站起来用手摸一摸:blackboard, desk, chair, schoolbag
2. Where are they? 学习方位词表达位置的句子。新方位词:between, beside
(画图或实物摆放等方法复习包含这些方位词的句子。 课件出示图书、蜡笔问: Where are they? 生:The schoolbag/book/crayons is/are on/in/under_____.
(2) 学习新方位词:between, beside
课件出示图1:看图回答:Where is Danny? 告诉学生“在两者之间”英语是:between 让学生试着回答:Danny is between the desk and the chair. (板书) 反复读两遍。再列举几个例子练习:___ is between ___ and ____.
课件出示图2:看图回答:Where is Jenny/Kim? 告诉学生“在……旁边”英语是:beside 让学生试着回答:Jenny is beside Kim. Kim is beside Jenny.(板书)
(3)观察句子,总结方位词表达位置的句子的顺序规律:某物+be+方位词+某地方
四、Let’s do it!
实物投影:Look and write.让学生根据方格中物品的位置,完成填空。集体订正,并读一读。
五、结束课堂教学
Class closing:Great work, class!
Now you know how to say where something is.
教学英文课件 篇10
本模块以太空之旅为话题,着重介绍了火星探索以及宇宙中太阳系的部分知识。要求同学们能够了解一些有关航天知识,用现在完成时去描述人类已经实施的太空探索。
在前一个模块中,学生初步掌握了利用现在完成时态谈论,旅游、看电影、看书等经历,学习了现在完成时的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否定的回答方法。在本模块中,学生将继续学习yet, already, just等词在现在完成时态中的用法及have been to与have gone to之间的区别。学习了现在完成时的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否定的回答方法。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否真的存在外星人,太空旅行……这些是初中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会觉得有话可说。但是这一话题涉及较多的词汇,学生掌握的难度较大。所以可能会导致学生有话想说,但却无法用英语来表达的尴尬场面。所以在具体安排教学内容时,应适当降低难度与要求,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将航天知识和语法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关于宇宙及航天的词汇;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2.能力目标:能听懂有关太空旅行的介绍,能够读懂有关太空话题的文章,掌握文章大意能够运用现在完成时态描述人类太空探索计划。
3.情感目标: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了解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点:①重点词汇:earth, just, already, station, recently, planet等.
---Yes, I have already / just…
---No, I haven’t…yet.
---I have been to… He / She has gone to…
5.教学难点:
①用现在完成时态来描述人类已实施的太空探索计划。
② Have been to.与Have gone to的区别。
1.Unit 1的教学:
上课前5分钟复习现在完成时句型,复习巩固前一模块的内容。然后展示些图片学习本节课新单词。再听录音完成Activity1.将5个单词标序。接着重新再听一遍完成第二部分check .针对对话,先提出三个关于对话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录音,之后回答。再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完成Activity4 and 5.接着学生跟读,再分角色朗读.继续细化这个对话内容。在完成第四,第五部分后可进行一个pair work , group in four 4人一组讨论关于太空旅行我们中国人做了的跟没做
的.(What we have done and what we haven’t done)然后让学生自己描述。
2.Unit 2的教学:
上课前几分钟简短的问候,用现在完成时句型来提问学生有关上堂课的内容。然后播放一个飞船的一个小视频,向学生问一些关于飞船跟宇航员的问题,从而来引入这堂课。在课文呈现中先将一些星球以图片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理解阅读材料打下良好的基础。先听一遍录音,然后让学生找到文章标题,掌握文章大致内容,这样既可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又可训练整体理解能力,关注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再让学生自己去读文章将第三部分的单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做这部分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找每段的中心句。这部分结束后,可采用跟读的方式让学生跟着录音去读文章。接着完成课本第四第五部分既而深入了解这篇文章,以不同的方式去阅读,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这篇文章.这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细节的理解与判断,同时还有归纳、
推理与逻辑能力。Writing部分,本环节第一步是句子写作,第二步是语篇写作。第一步通过卡通图片的呈现以对话的方式去描述,为第二步作好准备,这种递进的方式对于英语学困生尤为有用。在了解了有关航天知识后,基本掌握了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借助卡通图片对人类探索火星进行描述,组织语言写篇文章,这样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3.Unit 3的教学:
语法练习,在学生学会用现在完成时表达的基础上,掌握它的疑问句形式并作出的肯定或否定回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互助交流时感受语法,发展语言能力。把Activity1,2,3,4部分一起完成,让学生加深对have been to跟have gone to的区别,以小组为单位来继续操练现在完成时。再完成Activity5,6,7,9,通过本环节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重点单词和短语。接着完成Activity8,层层递进。Around the world部分让学生了解大概意思后可以相互讨论下更多关于宇宙的信息。
完成配套作业本以及作业精编。
教学英文课件 篇11
随着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担负的神圣使命。教师对于新课程的重视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对新课程的重视度将最终决定着新课程实施是否成功,以及素质教育推进的深度 。
当然,备课不等同于写教案,备课是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逐渐成长的过程,而教案只是教学提要,是教师在上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备课还包括教案之外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知识储备以及积累的教学经验对课堂做出的准备。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备课模式都离不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在备课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活用教学方法、适用教学手段、精炼教学语言、精心设计问题等多种方法多方面进行有效备课。同时,各教师之间备课要做到资源共享,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④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入、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则学得轻松有趣,学得灵活,学得好;教学不得当,学生则学得吃力,学得枯燥,甚至厌学,最终导致弃学。
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同时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在批改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英语新课程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它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其他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它以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可以采取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地、科学地考察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更新关于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的观念和认识语言学习的体验性、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不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且有效的学习策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大量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更新教师角色,教师不能停留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它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加上既有可操作性又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语言学习任务,并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景,通过广泛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课后,教师要主动地进行该课的自我反思,在备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哪些问题进行更深化,如对动词的理解,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反思找出在课堂设计和课堂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并认真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在这堂课中是否得到了应有的知识摄取。在反思的过程中要全面细致,做好书面记录和总结,对课堂设计的活动获得的效果进行认真的分析。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找个别同学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满意程度,也需要以作业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检测了解,这样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调整。
编辑推荐
语文教学课件
语文教学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感知,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
2、通过对作者的了解和内容的探究,把握文章的主题。
3、提高学生朗读散文的水平。
【教学预设】
1、明确课题,介绍作者:
巴金,1904年生,四川省新繁县人,原名李芾甘,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鲁迅在三十年代曾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是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对中国现代文学有多方面的贡献,但其最主要的贡献是在小说创作方面,他是我国现代具有独特风格、在国外有广泛影响的杰出小说家之一。重要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家》、《春》、《秋》、《雾》、《雨》、《电》。1962年出版了《巴金文集》,1981年荣获但丁文学奖。
这是一个“我愿意让自己化为灰烬的作家。”
2、教师范读,学生圈点:
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把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圈画出来。
3、学生质疑,小组交流:
⑴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⑵要求学生针对文章提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比较,最后推出小组内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供全班集体讨论。
问题预测:
①作者写《日》,为什么还要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呢?这两个事情都有贬义,指做无意义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要赞扬这两件事情呢?
②作者为什么认为“月的光是死的光”?为什么在《月》中要写到姮娥去追寻冷月的传说?
③《日》和《月》之间似乎有对比之意,作者到底有表达什么?
4、问题探究,把握主题:
⑴
①飞蛾是怎样扑火的?为什么它值得赞美?
②夸父逐日与飞蛾扑火有什么异同?
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有很多宁愿舍弃自己生命的仁人志士,你能举出几个事例来吗?
④巴金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⑵
①日的特点是代表着光和热,那么月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②为什么在《月》中要写到姮娥去追寻冷月的传说?
③写月的时候为什么会提到“某某人”、“什么人的面影”?
⑶两片短文,一个寒冷,一个温暖,放在一起,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
5、朗读升华,视频拓展。
【板书设计】
日月
特征特征
光和热冷和死
飞蛾夸父──追求──姮娥
语文教学课件(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篇、荐、燥”等1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叶老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运用。
3.从叶老身上体会做人做事一丝不苟、认真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叶老修改作文的方法,体会叶老做人做事一丝不苟、认真的态度。
【教学难点】
将学习到的修改作文方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回顾之前刚刚学过叶圣陶先生的另外一篇课文《爬山虎的脚》,和本课建立联系。
导入语:这学期刚刚学过的《爬山虎的脚》是哪位作家写的?从叶圣陶先生身上学习到了什么?今天来学习新的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看看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从叶圣陶先生身上学习到什么?激发好奇心,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并适时指导学生对易混淆的“燥、躁”字进行区分。
3.疏通文意:文中回忆了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情?指名同学简单概括。
(生回答并总结)修改作文,拜访叶老。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请同学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出感触最深的事情,和同桌交流感受。
2.在批改作文这件事中,指名学生读读作者看到叶老修改作文后感受的句子。并展示叶老批改作文的原稿,让学生直观感受“密密麻麻”“到处”,体会叶老的一丝不苟、认真的做人做事态度。
3.接下来以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五分钟的讨论。
找一找叶老一共修改了作者的作文几个地方?
每个地方都是如何修改的?
修改之后好在哪里?
从中你又学到了什么?
4.最后再请同学齐声朗读叶老给作者写下的评语感受评语中那份温暖和给予自信的力量。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学以致用,给每个学生发一份简短的作文初稿,用学习到修改作文的方法对其进行修改,不理解的地方同桌交流或者询问老师,老师进行巡场指导。
(五)总结全文,回顾知识
请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总结本节课上所学习的内容,可以从字词、情感等方面来谈谈。
(六)课后作业
自学后半部分,并明确提问:文章一共出现了几次爬山虎,每次都是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当时又是怎样的心情?下节课来和大家分享学习成果。
五、板书设计
语文教学课件(篇3)
教学目标
形旁表意的特点,辨析组词。
2、积累带“刂”和“隹”的汉字,认识新部首。
3、进一步学习正确的默读方式。
4、表演《特殊的考试》,能完成有关环保的考题。
重点难点
1、字词积累,会用词语造句。
2、通过表演和做考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目标
形旁表意的特点,辨析组词。
2、积累带“刂”和“隹”的汉字,认识新部首。
3、能加部首组成新字,会用词语造句。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
持、拦”三个字。
3、同桌互相说怎样写好这三个字。
4、教师指导:书写横比较多的字,写时注意横画的长短变化,其中突出主笔的横要长一些,如“特”字右上部第二横;“持”字右上部第二横;“拦”字右上部第三横。
5、学生独立练习书写。
6、小组内评评谁的字最漂亮。
7、选几份全班欣赏,师生共同评价。
二、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1、教师出示部首“刂”“隹”,学生说出名称。
2、想一想哪些字还带这两个部首。
划、剑等。隹——难、准、谁等。
4、指导学生认读这些字。
5、选自己喜欢的写在书上。
三、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半——伴兰——拦代——袋当——挡干——赶人——认
四、加部首,组成新字。
齐读。根据部首说说新字的意思。
2、学生给后四组字加部首,写出新字。
3、学生小组内交流,根据加的部首说一说每个新字的意思。
4、学生口头组词,练习说话。
五、读一读,选一个词语造句。
亲切、顺利、为难、吃惊、心爱。学生开火车读。
2、说一说每个词语的意思。
3、选自己喜欢的一到两个词语造句。
六、为本单元中的小动物写评语。
1、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本单元都有那些小动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小动物?
2、学生汇报交流。
比如:小马用实际行动验证了河水既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也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
小熊不爱护环境。
3、选自己喜欢的写下来。
七、表演《特殊的考试》。
1、学生再读课文,小组内讨论怎样表演。可以把人物内心的话用语言表达出来。
语文教学课件(篇4)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字。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同样的方法学习“南”字。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自由介绍。
2、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3、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语文教学课件(篇5)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首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认知编写的儿歌,属于集中识字中的生活中识字。儿歌通过学生熟知的事物,具体形象地讲述了“大小”和“多少”,在识字学习的过程中,巧妙地展示了汉语量词的丰富,告诉学生要根据具体事物使用恰当的量词。儿歌押ɑo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识字的兴趣。
2.课文每小节配有一幅图画,图画形象地展示了“大小”“多少”相对的关系。利用这些图画进行说话训练,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儿歌意思,了解“大小”“多少”相对的关系,发展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言语能力。
3.本课继续让学生认识偏旁反犬旁和鸟字旁,根据教师用书对“要求认识的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认识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体字这个概念;到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字后,再了解其表意的功能,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汉字,现阶段的教学注意不要拔高目标要求。
学情分析:
1.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大多学生基本能拼读和认读音节,但有部分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要充分利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复习巩固提高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让学习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达到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
2.虽然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一上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本教学设计不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3.课文中使用到的量词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是熟知的,而且课标对词语只要求“了解”水平,故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和评价的度,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画达到了解就适度了。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知道“数量词”,认识一些常用的数量词;能读记“一头牛”等6个数量词构成的短语。
3.认识偏旁反犬旁、鸟字边,能正确认读“多”等12个生字新词。
4.认识笔画“竖折折钩”,能正确读写“水”等4个生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多”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水”等4个生字。
3.能读记“一只猫”等6个数量词构成的短语。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认识一些常用的数量词。
教学时数:
一至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先来玩比一比的游戏。
点名同桌各自拿出一件文具,比一比大小。
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设计意图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利用游戏“作比较”引出课题,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把生涩的逻辑关系转变为身边熟悉平常的身边,更直观、浅显易懂。
2.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提醒“小”“少”的读音。学生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识字认字
(一)检测基础,激发自信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1.出示本课生字,激励学生:老师知道大家平时认识了很多生字,看看这些词语大家认识吗?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设计意图
个别指名读检测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基础较好学生的认读,以及图片提示,为基础薄弱的孩子巩固知识。
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猫”字的偏旁“犭”,你还认识哪些“犭”的字?你有什么发现?(猪、狗、狐狸……与动物有关。)
“鸭”字的偏旁“鸟”,你还认识哪些鸟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鸡、鹅……鸟字旁与禽鸟类有关)
师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设计意图
反犬旁和鸟字旁是本课需认识的新偏旁,以点带面,认识偏旁和归类更多的生字。
3.采取多种方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4.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
(二)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
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你们的发现很有意义。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设计意图
环节中多处设计让学生自主发现,目的是唤醒学生的学习自发力,参与进课堂中,做课堂的主人。
3.学习韵文。
引言:它们来比较,会有什么结果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设计意图
通过听范读,巩固识字认字。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点名学生读。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个别检测正音。
(3)这个小韵文有几小节?哪些小节里藏着“大”“小”这一对反义词呢?(板书:“大”“小”)
(4)引导读第一小节,提问: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对比后回答,黄牛大,猫小)
(5)苹果和枣比呢?(苹果大,枣小)
4.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
如:书包大,橡皮小。
飞机大,汽车小。
设计意图
运用既是识字的进一步提高,也是巩固识字的有效途径。和导入环节照应,降低难度。
5.指导朗读一、三节。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师生合作读、做动作读)
(二)学习“多”“少”。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2.引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加一加、记笔画等)
3.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
如: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
男生多,女生少。
4.指导朗读二、四节。
男女生合作读、齐读
(三)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
游戏“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和对反义词的理解。
1.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生汇报拓展)
2.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我说大。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生:我说外。
(四)认识量词,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
设计有梯度的“字——词语——量词词组”,在认读中积累字词,理解量词的使用。
1.出示图片,跟读第一小节,再跟读“牛——黄牛——一头黄牛”“猫—一只猫”
2.只、头……在韵文中是量词。标注韵文中其他的量词。
3.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可以用这些量词来形容:一只(),一个()
出示“读一读,记一记”内容,引导自主读,开火车读,齐读。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量词。比如一()花,一()羽毛。
设计意图
迁移拓展,联系生活,积累生字,多渠道给予口语表达的训练。
(五)表演儿歌,巩固识字
1.学生练习读儿歌。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儿歌表演。
3.儿歌表演。
学生在班级进行儿歌表演。
设计意图
提供多样的口语表达机会,给孩子认字积累成果提供展示的平台,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设计意图
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而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课件出示田字格)
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
(1)少:①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
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②书写“少”的笔顺。
③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
④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
⑤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2)小: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
(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4)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语文教学课件(篇6)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ABB式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认读生字,发现汉字与偏旁部首的关系。
4.熟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5.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习作。
2.难点: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乐,产生对大自然、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大自然的图画。(教师)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这儿真美)
一、游戏导入。
1.在习作之前,请同学们先说说自己搜集的关于写景的词语。
2.比一比谁搜集的词句最多,引导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回顾积累的词句。
二、明确要求。
1.小组交流。
请学生展示图画,将自己身边的美景讲给小组同学听。
2.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描绘文中的图,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引导学生看课件出示的图,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随机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再请一名同学讲述,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明白描写果园时不仅可以写景,还可以写人,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述。
(3)教师抓住学生的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果园的文章里还可以写果园里的事情以及秋天的果园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学生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老师的提示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佳作展示:
迷人的秋色
秋天多么迷人啊!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不过最美的当数田野和果园。
秋天,田野里的稻子熟了,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地金子。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弯着腰,像是在向人们招手,高粱也熟了,火红的一片,直伸向远方,像是给大地镶了一层花边;大豆荚咧开了嘴,露出圆圆的金灿灿的大豆,更像是一个喜气洋洋的豆娃娃……这边菜畦里,番茄红、茄子紫、冬瓜绿,嫩生生、水灵灵的……地里,辛勤的农民一边擦着汗,一边笑眯眯地望着眼前的景象,仿佛在说:又是一个丰收的秋天啊!
田野里丰收在望,果园里更是热闹非凡。你瞧,果树上,黄澄澄的梨、金灿灿的桔子、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农民伯伯正满怀喜悦,或是踩在树上,或是站在凳子上,采摘着浸透了他们辛勤汗水的果实。箩筐里、菜篮子里、农用车上,都堆满了各种水果。他们想趁着这大好季节,把他们的劳动果实送到城市里,让城里的人也和他们一起品尝这丰收的果实,一起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啊!我爱秋天,更爱这迷人的秋色!
习作评析:作文向我们展现了两个地方的场景:丰收的田野、热闹的果园。语言生动、具体、想象丰富。可见,只有用心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2.全班同学听后进行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二、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议。
1.是否扣住“秋”。
2.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楚。
3.用词、造句是否妥帖、顺畅。
三、讲评习作。
1.同桌之间互读互改。
2.要求:
(1)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2)查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对错。
(3)词语运用的是否恰当。
(4)有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
3.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后,再读给小组内同学听,让同学们评一评。
4.集体评析,各小组推荐一篇佳作,全班交流评议。
四、修改誊写。
1.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2.誊抄作文。
五、小结延伸。
教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将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自己的习作给家长念一念,改一改。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
3.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段落,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抓住一句话,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样可以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二、识字加油站。
1.结合图读一读这些词,注意加点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学生读后交流:第一行的加点字,都是“虫”字旁,第二行的加点字都是“鱼”字旁。
3.说说“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
4.你还能再写出带有“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吗?
三、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词语,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①读了这些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请选择一两个词语说句子。
②学生小组内交流。
③指名说句子。
2.课件出示语句,请同学们试着说一段话。要求围绕这个意思来说。
①同学们看到句子后,小组内互相交流。
②指名汇报“车站的人可真多……”
③学生听后评价,也可进行补充。
④再试着用“我喜欢夏天的夜晚……”说一段话。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早发白帝城》。师范读。
2.请同学们读第1、2句,说一说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云,那里有多远,需要多少时间?
3.学生读后交流。
4.再读第3、4句,说一说沿路诗人听到了什么?体会行船之情,以及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5.指导朗读。
6.比赛背诵。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语文教学课件(篇7)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标题(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主题)
——副标题
(如果希望在标题中体现教学设计涉及到的活动主题、实际任务或作品名称,请统一在副标题中体现。副标题要注意言简意赅)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 2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4所属的章节: 5学时数: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着重说明个人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及分析) 2、内容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班学生水平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3、学情分析:(简要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4、设计思路:(说明案例设计者是如何根据本教学主题及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方法的)
三、教学过程描述
(采用下述的表格式描述,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尽量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
四、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1、反思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
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
2、反思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议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点反思的几个方面,不宜太多。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升,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但理论的总结又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阐述。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
教学资源包括:学案、课件及其他教学相关资源。 学习成果包括: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资料;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等;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制作的各种作品。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范例:
信息及其特征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知道信息技术学科的框架内容;了解信息的定义并理解信息的特征,能从具体案例中概括出信息的特征;初步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2、内容分析:本课是开学第一课,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有关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本节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深入地进行授课。
3、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水平差异明显,对信息技术学科有浓厚兴趣,但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定义及应用并不很明确。
4、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偏重理论,又缺乏理论的深度,如果只由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概念,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
1、这节课可说是上得非常活跃。因为事先准备的资料比较充分,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问题。例如对于第一个情境问题,学生的答案一开始五花八门,有学生说带笔记本(估计是看我上课是用笔记本展示的),马上有同学反驳:“怎么充电?”还有学生说用卫星定位系统等各种他们能想到的新奇的而我没有预设的答案,结果一开始课堂的氛围就非常热烈。
2、本堂课虽然是在教室上的,但也因此整体纪律特别好,学生虽然一开始因为不能上机,上课时有点沮丧,但不久就融入到问题的讨论中了。
3、本堂课内容较浅,由于时间问题,有些讨论的地方并没有预设的深入。其中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细节问题。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
英语教学课件锦集4篇
我制作这个“英语教学课件”的目的是让您享受美食,同时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老师根据教学的要求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因此不能随意敷衍。教案是教学资料的重要来源。
英语教学课件 篇1
本课时Lets learn 部分学习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等颜色单词。热身、复习环节,主要复习所学的各种问候语和颜色单词。呈现新课时,教师接着第一环节中猜颜色的游戏,有意在最后出示一个学生没学过的颜色,从而引出新颜色单词的教学。教学新知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蜡笔和水彩笔,学习black, brown, pink, orange。再利用颜色卡片,教师带读单词,同时要提示 white, black, brown等的发音。BINGO游戏可复习所学的全部颜色单词。在学生基本掌握新单词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用所学颜色画把雨伞或做个陀螺。最后,教师让学生将所做的物品转动起来,说说所看到的颜色。通过此种活动形式,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做事情、说英语。
英语教学课件 篇2
一、以活动为核心,教师为指导。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学案,教师更能够传授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对教师的要求也更加高了。学案导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要学的知识,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从“要我学→我要学”,这一思想的转变让新课程理念更好地体现出来了。导学案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好教材,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要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
二、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导学案要做到重点突出,导学和探究的问题能引发学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集智备课,我想一份好的导学案一定要符合你班级的现实特点,通常我觉得首先老师应该进行初备课,把自己预设的问题和想法在集智备课中反映出来,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再进行取其精华,摈弃糟粕,进行三次备课,这样的一份导学案实用性才会更强。
三、是师生共用和参与的良好互动载体。
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过去,我们教师备课都是自己备课,把备课的各个环节呈现在备课本中,上课都是用传统模式,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那样一步一步学,教师似乎成了课堂的主体,而学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在课堂学习环节,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重视个体差异,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现代教学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使用导学案,更要创造性地使用导学案。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导学案,可以变化其中的某些环节,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易于操作,不可一味地照搬照用。在课堂上学生除了听教师讲课之外,还有更多的事情做,能够主动学习,边学边练、边讲边练,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讲学稿的各个环节的设计还是比较科学的,能够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拓展,教学后记,为师生的沟通搭建了一个平台。
英语教学课件 篇3
时间过得真快,新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二、四、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虽然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可是本学期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依然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所以新学期一个十分必要的问题就是要指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因为我主要是从事英语教学的,所以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我主要制定以下几个计划:
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学习新课标各理念及精神。按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念,进取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重视对学生本事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每位学生自信且成功地成长。
1、教学理论计划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同时,要有时刻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实践计划
(1)我们斌心学校的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异常严重,这种状况是恶性循环,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厌恶英语学习,教学有时无法进行。所以在这学期,我计划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诸如:利用直观教具、动作、表情和玩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从愉快的情景中学到知识,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坚持向课堂40分钟要高效。
(2)努力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小学英语教材容量在不断加大,难度在加深,每周三课时已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学校层面尤其要保证完成各年级的英语课时数,确保学生每周有足够的时间接触外语。深入了解小学英语教学实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早自习和课外辅导时间。
(3)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如果中、小学对英语教学互不了解,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脱节或重复,使学生造成畏惧或厌倦的心理,以致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所以中小学之间有必要加强联系,增进了解,充分利用网络,强化电化教学。
(4)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确立课堂教学思路: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本事,经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外语教学。
(5)、采用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在活动中学、练、用,强调用语言做事,每个活动的展开要有情景,有语言,有过程,有结果。任务型的活动能够适当渗透其中。
(6)、课堂教学中采用团体、个人、小组等多种活动形式,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进取情感体验。
总之,英语教学本身并不是很难,难的是学生理解英语的程度,虽然难,但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的英语教学在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也在稳步的提高,在新学期里,我相信我必须能够做的更好。
英语教学课件 篇4
一、【课题名称】
字母歌:Hello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能实现《英语》课程标准的如下方面:
1、学生学习26个英文字母,学会唱英文字母歌,打好学习英语的基础;
2、学生可以学到见面问好的简单词汇,并能在生活实践中交际;
3、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4、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
6、灵活运用语言,拓展课程资源。
三、【教学理念及其方法】
1、本次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交际为目的,以现实生活为情景为原则,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运用信息技术,采用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启发点拨为线,以学生合作与竞争为基调,把语言的亲身体验、交际运用贯穿始终,努力做到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大胆实践,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2、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讲解法、谈话法、比赛教学法等。
3、参与的评价:鼓励性评价,评价标准:学生合作、交流、倾听等技巧;通过活动,检验学生基本问候词、句的掌握情况;通过完成任务,检验学生对本课语言功能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内容】
1、基础内容:掌握A、B、C、D等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发音,会唱字母歌。
2、认知内容:能听懂会说–How are you?—Fine,thank you。 –Hello! I’m??等问候语。
3、能力要求:学会用–How are you?—Fine,thank you。 –Hello! I’m??来问候和交流。
五、【重点难点】:
与人见面时一些简单问候语的学习,并进行问答对话练习
六、【课的类型】:
综合课
七、【教学准备】:
课件光盘、字母卡片、英文字母歌磁带、奖品贴画、教材相关人物的面具或头饰等。
八、【教学时间】:
45分钟
九、【教学过程】
(一)、英文字母
1、教学导入(5分钟):
提问“大家知道英文字母有多少个吗”,26个。把26个字母写在黑板上,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字母吗,下面让我们来学习它们”,教师播放英文字母歌,让学生仔细聆听,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学新课
(1)、指导阅读法(5分钟):教师按照黑板上所罗列的字母顺序,逐一教导学生该如何去读,待26个字母都教过后,教师领学生读几遍,加深学生的印象,让他们能够自己大致将它们读出来。
(2)、媒体教学法(6分钟):在学生已经大致能将26个字母读出来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播放英文字母歌,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唱。如此练习几遍后,教师关闭录音机,让学生们自己尝试着一起唱。
(3)、游戏教学法(4分钟):“抢读字母”这是一个训练学生认读字母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字母卡片,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字母,读对的给该组奖励一个奖品贴画,最后得到的奖品贴画最多的组为优胜,教师给予适当的表扬。
(4)、讲解法(10分钟):接下来,进入问候语的教学。首先,教师给学生播放与Hello有关的课件光盘(是小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形式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问候语。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问候语之后,教师开始细化的向学生讲解该如何使用问候语,如:见面时对别人say“hello或hi”,然后介绍自己用I’m??,接着教学生——Howare you?—Fine,thankyou。的对话。此时教师可以拿自己作为例子来给他们讲解这些问候语的运用,先由教师问学生答,然后让学生们自己练习。
3、谈话法(5分钟):教师在教室中随便找一个学生进行谈话
T:Hello,I’m she Xiao Pei
S:Hello,I’m P1
T:How are you?
S:Fine,thank you !
如此多找几个学生进行谈话,让他们亲身体会用英语进行问候的乐趣。
(二)比赛教学法(6分钟):教师让学生俩俩组合进行对话练习,然后让学生举手到讲台上去表演,看哪个组的学生表演的好,好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及鼓励。
(三)小结(2分钟)
以教师与全班同学的一起对话,对问候语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四)布置作业(2分钟)
让学生课后唱唱英文字母歌并用英文进行问候语的对话练习。
英语学习课件
趣祝福的编辑为大家提供了一篇网络上挑选的“英语学习课件”文章。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教案是高效教学的重要保障。以下统计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进一步考虑!
英语学习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自主正音,积累叠词。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
2.落实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从课题想开去,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初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写好感悟,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阅读朱自清的资料。
2.交流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1.90多年前,有一位年轻的作家也和你们有着一样的感怀,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匆匆”。
2.教师板书课题,强调“匆”与“勿”的字形区别。
4.冬去春来,季节是匆匆的;踏上行程,脚步是匆匆的;斗转星移,岁月是匆匆的。那这篇《匆匆》是哪位作家所写呢?
5.出示朱自清的资料,用一分钟记忆。
1.导入: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过短暂的50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这篇《匆匆》。
2.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一读,全文只读一遍。
4.哪些句子需要找出来大家读?
A.2段中的句子,理解“头涔涔、泪潸潸”,什么叫“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理解后朗读句子。
B.3段中的句子,理解“挪移”,谁在挪移?书写“挪”字。
C.4段中的句子,理解“蒸融”,什么被蒸融呢?书写“蒸”,强调注意的笔画。
2.有谁知道本文的体裁是什么?介绍散文的突出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3.写于90年前的这篇散文,六年级的你们谁有好方法能读懂它?学生推荐学习方法。
4.教师小结:品味情感,领悟道理,并且板书“品情、悟理”。
1.教师推荐“品读助手”
①找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句,仔细读一读。
②从这些词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书上批注。
③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用朗读展示。
2.指名读,教师补充:品味的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情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是你发现的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修辞手法,可以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也可以凝练成词语、短语写在黑板上。
3.学生自学标画。
4.看板书小结。
五、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把你优美的朗读让家人或同学欣赏。
2.背会一句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作为你的座右铭。
英语学习课件【篇2】
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重点 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难点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3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
3.教师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问: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1)“圣人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6.齐诵一遍。
背诵线索提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官学)任教。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一副样子呢?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很直白: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古语有云:“经师易寻,人师难觅。”所以说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正是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让我们千百年后依然能通过文字发现“百代宗师”韩愈那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
明确: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影响。
(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
(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
(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连用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有如“连珠“。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四.练习巩固--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基本格式是: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⒈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 学 问 题 集 锦 解 决 问 题 措 施 及 实 践 结 果
英语学习课件【篇3】
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我们常常更注重于兴趣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本课时,在兼顾兴趣激发的同时,我侧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设计各种评价方式,以此来训练英语课堂常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表达,并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在热身阶段,我通过改编生日歌曲,把Good morning巧妙地放入歌曲中,引入课题。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达到了铺垫新知的作用。为了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感知学习内容,我通过介绍Amy的一天学生家庭生活,让所学的句型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穿插在故事中,即联系实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次听课教研活动的主题涉及一年级学生课堂常规,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化解困难、培养自信。差的习惯让人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小学是基础教育时期,在打好孩子基本功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我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设计了各种活动,比如炸弹游戏,拍手游戏等来巩固所学的新知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完,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我还通过各种评价方式,调控课堂的同时,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通过这一堂课,我也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在一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顾忌使用,有时候中文的提示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my的一天这个故事,没能充分利用好,可以在巩固拓展环节时,和学生一起,把故事复述一遍。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整节课下来感觉“前紧后松”,前半节课节奏很快,但新单词未深入,导致后面学生很难在真实场景中运用,难点难以突破。板书设计可以更科学,应把三个重点句型一直贴在黑板上,起到提示的作用。最好的Homework全是英文,学生看不懂,不应该为了展示而去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要。
通过万老师的点评,我受益菲浅,感觉到我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因为课堂始终属于变化之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著名的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只有不断反思,教书育人,记录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体会教育感受,才能不断提高。
英语学习课件【篇4】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说到篮球就会让我们想到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
据统计:姚明在NBA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两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1%,但上赛季下降到了78.3% 。
教师:大家认识红色的数吗?看到这两个数能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共同认识这个新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例1: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王老师对其中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教师:如果你是教练,根据这张表格里的数据,你能判断出哪个队员投篮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想法。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如:谁投中的次数多,谁的成绩就好一些;谁失球的次数最少,谁的成绩就好一些;算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再比较这几个分数,谁大就表示谁的成绩好一些。
引导学生比较这些方法,并明确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并在表格的右边增加“投篮的比率”一栏。
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
让学生说一说16/25 、13/20 、18/35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学生的方法可以是把三个分数,先两个两个比较,再确定哪个分数最大,或者先把三个分数一次性通分,再比较大小,也可以把它们都改写成小数再比较大小。
谈话: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改写。
指名口答改写的结果,教师板演。
提问:64/100 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再让学生说一说65/100 、60/100 的实际含义。
说明: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学生自学课本99页“试一试”上面的内容。
组织学生说一说读法和写法,教师进一步示范64%的读、写法。
提问:百分号相当于分数中的什么部分?用百分号形式写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模仿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照样子表示出65/100 、60/100 ,先写出来,再读一读。
说明:百分数不读作“一百分之几”,而要读作“百分之几。”
提问:你能说说黑板上百分数是什么意思?(尽量引出投篮命中率为后面的“百分率”作铺垫)
教师:请大家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些自己喜欢的百分数,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记时开始。(停,时间不是很长)
师:如果老师要求写十个,请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描述一下你写了几个。
教师:如果不直接告诉别人,让别人猜猜你写了几个?
英语学习课件【篇5】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学情分析
1.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学会用过去过去式态表达所做的事情,重点句型是: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yesterday? I played football. 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No, I didn’t.由于涉及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和读音规则,一般过去式有时学生的学习重难点之一。创设真实情境、组织有意义的任务或活动来展开一般过去式的教学,避免过分强调语法。本单元的内容安排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A部分着重学习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变化,而B部分的重点是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变化,如:go—went, read—read等。在教学中,要注意多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内化,达到学以致用。
六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三会、四会单词、词组和句子;
2)听懂、会唱Let’s chant和Let’s sing部分的歌谣及歌曲;
3)掌握音标(不同字母组合发相同音)
4)读懂Let's read部分的文章,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和填空。
英语学习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 学习单词weekend, drank, show, anything, else.
2. 全体学生能运用:What did you do? I stayed at home with your grandma. We drank tea in the afternoon and watched TV.
3. 掌握动词过去式的句子。
4. 能朗读课文,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是掌握A-Let’s learn的四会单词和短语,并询问别人的身体状况。 教学难点:
全体学生能掌握重点单词及句型。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片 第几课时: 1
探索流程 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Step 1: greeti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 hello MS Wang.
T: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class.
S: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MS Wang.
T: nice to see you again.
S: nice to see you, too.
Step 2: warmer
Review some words we have studied in last class.
Dialogue practice.
播放Let’s try的录音
Step 3 presentation
(1)生阅读let’s talk的短文并圈出不认识的单词:was drank
(2)师讲解:drink—drank
am. is---was
are----were
(3)教师播放Let’s talk 的课件,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what did mike’s grandpa do last weekend?
(4)教师再次播放Let’s talk 的课件,学生跟读并思考问题:
How was your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weekend?
Step 4 practice
(1)role-play
两人一组练习对话,并请三组上台表演
(2)make a report
向全班讲述自己的上个周末做了哪些事情。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Unit 2 Last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
drink—drank
am. is---was
are----were
(1)学生听读P14-16两遍。
(2)学生背诵和抄写单词和短语4遍。
英语学习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 err, Christas, Father Christas, a Christas tree.
2.熟练掌握祝福语句:Merr Christas!
3.了解新年和圣诞节的知识,掌握happ和err的用法。
重点难点:
1. Father Christas, tree. Merr 的四会掌握。
2.掌握happ和err的用法。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本年的旧日历和即将到来的新年日历个一本。
2. 学生准备自己制作新年贺卡,或者圣诞贺卡要用到的工具,如:硬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教师准备一些中国新年比较典型的实物或者图片,如:鞭炮,对联,饺子等;同时也
教学过程:
1. 组织课堂
放录音,跟唱歌曲Happ New ear!师生互致问候,开始上课。
2. 新课展示
1)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情变化让学生理解happ一词的含义,紧接着,教师可以通过送贺年卡的形式引出Happ New ear!通过送圣诞卡引出Merr Chritas!
在此教师要给学生说明:“New”是个形容词,表示新的,New ear就是新年,而Happ New ear!就可以翻译为新年快乐;同时我们可以说Happ Teachers’ Da!(教师节 )Happ Children’s Da!(儿童节)Happ Mthers’ Da!(母亲节) Happ Wen’s Da!(三八妇女节 )虽然happ和err都有表示“快乐的”的意思,但是我们习惯上说Merr Christas!,教师可以结合班里孩子们的程度适当为他们介绍相关圣诞节的知识,以帮助他们了解西方文化:人们在圣诞节要用彩灯(Christas lights)装扮房子,在客厅里装扮起圣诞树(Christas tree),树顶上总是放一颗星星(a star),家人都互相送礼物(Christas gifts).他们把礼物包装起来,挂在圣诞树上或凡在树下,全家人在圣诞节这天(n Christas Da)早上拆开礼物。孩子们则在床头挂一只丝袜(scing),他们相信圣诞老人(Father Christas)会从烟囱进来给他们送来礼物。其实礼物都是家里的长辈悄悄放进去的。另外在这一天,人们还要一起吃圣诞大餐呢。
2)(激发兴趣) 这里请给出一个西方国家过圣诞节是的场景,其中T和err两个人再国外,遇到了圣诞老人)
T:(看日历)W…It’s Deceber 25th! It’s Christas Da tda.
err:Merr Christas!
T:Merr Christas!
Father Christas: Merr Christas!(圣诞节快乐) Here u are!(给你)
err and T:Than u Father Chrisas!(圣诞老人)
Father Christas: u’re welce!(不客气)
3)反复领读对话
3. 巩固活动
1)做课堂练习笔写部分习题(用所给字母组句子,学生自己先做后对答案)
2)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Let’s sing部分的歌曲和学生一起边唱边跳,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Happ New ear!
Happ New ear!
Happ New ear!
Happ New ear t u all !
We are singing.
We are dancing.
Happ New ear t u all !
4. 课后作业
1)练一练。做Let’s practise部分
2)听读课文
英语学习课件【篇8】
①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②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③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④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⑤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课件或投影(“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内容:
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
规则:
a.按小组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b.“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
奖励办法:
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
①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
①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②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的人听。
英语学习课件【篇9】
(一)运用“因声求气”的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本的外在节奏和内在节奏。
(二)运用“文本间性”原理,以意逆志,体悟文章的“味外之致、韵外之旨”。
(三)赏析文章在“繁与简”、“大与小”方面的处理技巧,感受文章的“运斤之妙”。
(一)介绍“因声求气”
清人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评它为“雄骏宏肆”,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归纳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主要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
如何才能更好地领略这篇“气盛”的文章,获得较大的审美享受呢?清人刘大櫆说:“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这里说的就是文本鉴赏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因声求气”。“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者精神气质的外化。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精神内质。
1.学生齐读第一段。
教师:“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该怎样读?
回答这一问题前,先看看音节的特点,四字一顿,结构相同。再看语意特征,同义叠写。
2.这一句如果要翻译,怎样表达?
3.第二段中有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吗?
齐读文章,试着找出来。(最突出的一个长句“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4.如果要用最减省的信息翻译这一句,可以怎样译?
明确:六国的政治、外交、军事人才较多。或六国人才济济。
教师:这里就读出了问题。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彬彬君子之风,纡徐优雅、中庸含蓄,表达讲究意内言外,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话到嘴边留半句。
比如:
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不讲离乡之曲让人多么伤感,而说“高高秋月照长城”。
白居易不谈琵琶女的乐曲多么令人陶醉,而说“唯见江心秋月白”。
再如,郁达夫不说故都如何衰落,只说要静对残墙、细数秋草,品凉凉的大碗茶。不讲自己多么无聊,只说北平大街上扫帚的丝纹多么细腻。
但也有人写人叙事不厌其烦。
这里就涉及到鉴赏文章的另一个原理--文本间性。
文本间性--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娅《符号学》:任何一个单位的文本都不是自足的,其文本意义是在与其它文本交互参照的过程中产生的。我们学习课文,老师教过我们一种鉴赏方法叫“以意逆志”,也就是说,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文本,这里的生活体验也包括阅读体验。
在我们阅读记忆中,写人叙事不厌其烦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鲁迅的《秋夜》: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再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这里如果要直接说,我家有两颗枣树,窗和门之间的距离是七步,东家之子是天下最漂亮的女人,信息的准确性没变,但信息的丰富度变了。少了后院单调,牢房局促,东家之子何等惊艳完美等情感信息。
5.本文这两段的繁写有无情感信息呢?如果有,各是什么呢?当各以何语气读出?请思考回答。
分组思考两段。
(1)第一组学生回答(第一段),教师明确:结合前后句,可以看出,秦坐拥地利、人和,静待天时,伺机而动。此时垂涎天下,坐而待扑之心何等急切!
一辞虽能达意,却不能“极言”,达不到强化、极化的目的。由于一意以多句写之,便把秦的虎狼之心、焦渴之意披露得淋漓尽致。
读此段要求:语势急促,音节铿锵,似渴望之火,顺风而下。
(2)第二组学生回答(第二段),教师明确:结合本段开头,秦节节胜利的形式和后面的“逡巡不敢进”,合纵国表面是攻,实则为守,虽有谋臣,但对形势的判断不足,虽有武士,但无战意。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其气漫而散,其神同而不合。
过渡:秦节节胜利,最后达成了历代君王的意愿,完成了由“打江山”到“守江山”的转换。秦是如何守江山的呢?
学生齐读第三段。
1.思考:以下两句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其中包含怎样的情感信息呢?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学生回答,明确:修辞--运用比喻。共同特征,以小的事物来比大的江山。
情感信息--杜甫有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河在秦始皇的眼中为什么天地会变小了呢?因为自己“凌绝顶”了,用文中的一句话说,叫“履至尊而制六合”。但当一个人自我意识和自我欲望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天地就小了,在视天地为小院的同时,也会视人为蝼蚁。
2.本段中,哪些语句表明他已经“视人为蝼蚁”了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当一个人,自我膨胀,到了为一家之私侵犯了别人的尊严,甚至剥夺了别人的生存权的时候,他就站到了天下人的对立面,那么,此时他就变小了。这叫:“大极而小,强极而弱。”此时,他自己就成了自己的掘墓人。其气刚而厉,其神凌而犯。
2.陈涉是怎样的一个人?他赖以创造“以卵击石,卵击石碎”神话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试用本段中的一句话加以说明。
明确:①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过渡思考: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陈涉会让“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是什么让天下人“弃大就小”不“恃强”而“附弱”呢?
速读第五段,用本段中的一句话说明。
教师:攻的时候面对的是敌人,要用武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守的时候面对的是人民,要施仁政,要春天般温暖。秦还没有转换角色,或压根不打算转换角色,所以灭亡了。
2.纵观全文思考:任何一部历史都是为当代人抒写的,贾谊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教师出示写作背景: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学生回答,明确:告诫西汉统治者“养民”胜于“钳民”,休养生息,实行仁政。
1.为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
2.以“我想对--- 说”为题,写几句话。说的对象可以在六国、嬴政、陈涉中选择,可以鞭挞,可以赞美,可以劝谏。讲究文采,60字以内。
英语学习课件【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利用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反复听、说、读、练,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并掌握英语字母:“O”、英语单词:“OX”的正确发音及译义,理解短语:“Openthedoor”的实际译义
2、初步培养幼儿的英语对话能力
活动准备:准备字母卡、图卡,录音机及《阳光幼儿英语》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师幼例行问候,引起幼儿英语活动的兴趣,并进行热身运动《handsuphandsdown》。
2、创设情景进行英语对话,复习所学过的会话内容,奖励有进步的幼儿,并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内容的重点。
3、教授新字母“O”及新单词“OX”
(1)教师出示字母娃娃O,让幼儿说出像什么,并教授字母“O”的正确发音。
(2)教师利用图卡和肢体动作引出“公牛”的英语单词,并让幼儿反复练习强化,逐渐掌握单词“OX”的正确发音及译义。
4、律动教学。教授幼儿短语“Openthedoor”的实际译义及相应的动作。
5、教师小结,叮嘱幼儿:“回家要看VCD,回家要听录音机,回家要当Melody!”
英语学习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1、功能:使用句型“Is it a…?”进行关于物品的问答
2、单词:no, not(isn’t=is not), yes, help, kite, dragon
3、句子:Is it a…? Yes, it is. No, it isn’t.
重点难点:
1、cat和kite的发音区别
2、句型Is it a…?的正确使用
3、No, it isn’t.否定回答的朗读
教学准备:
Card .Pictures .tapes . radio
板书设计:
Unit1 Is it a monster?
Yes,it is./No,it isn’t.
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
Step 2 Review and lead in
1、Play a chant-播放Module7第二单元关于“What’s this?”的韵诗,和学生一起边拍手边读,告诉学生What’s this/What’s that 用于询问完全不认识的物品
2、 Ask and answer-展示schoolbag, ball, book,cat, dog这些物品的图片,并逐一问学生“What’s this”,最后展示一个猫型的风筝和怪物的图片,当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老师也故意摇摇头说:“I don’t know.”引导学生理解老师所说的话并听活动1和活动2录音找出答案。
[设计意图] 通过和音乐一起读“What’s this?”的韵诗,既可以复习上一节课的句型,又能活跃课堂气氛,通过第二部分的问答则可以复习上一节课的单词,并引入新课单词的学习。
Step 3 Presentation
1、 Words learning-听完录音后,老师假装请求学生帮忙:“Who can help me?”从而板书help,在有学生回答出刚才的图片英文名kite, monster后板书单词于黑板上并画上简笔画图,继续问:“Do you find other new words?”从而板书new,接着用夸张口型和声音先领读help,并同时双手在头顶来回交叉摆动,让学生猜测出help是救命的意思,对于monster则要求学生张大嘴巴,摆出凶神恶煞的样子来读,这个单词请一组学生一个个边模仿边读一遍,对于较简单kite和new则着重要求学生把单词中的ai和ju这两个音发清楚
2、游戏“我是小模王”-生词学完后,由老师先比动作或画图片让学生齐说单词,接着由老师说单词,学生来比动作,最后请几个学生当“小老师”来做老师刚才做的事情。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单词的`学习,我以夸张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来表现生词,目的是让学生对生词的发音和含义能有较深刻的理解和印象;后面的游戏“我是小模王”既可以巩固刚学过的单词,又能调动课堂气氛。
3、 Sentences learning-用简笔画画出猫,狗和龙的一部分,接着用句型“Is it a…?”提问学生,同时板书句型,领读和请学生读句型时提醒学生读声调并读出疑问的语气,后并引导学生用Yes, it is和No, it isn’t回答时,也提醒学生读出肯定和否定的语气,这些句子的带读,先全班读,然后分成小组读或男女生读,接着再请个别学生读。
4、 游戏“我是小画家”-请几个学生起来画出自己最会画的学过的一个单词的简笔画,接着由全班提问:“Is it a…?”然后由上台的学生回答:“Yes,it is”和“No,it isn’t”。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句子的学习,我用简笔画画出一半的图画,可以引入句型,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后面的游戏“我是小画家”既可以巩固刚学过的句子,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Step 4 Practice
Finish Activity 4-请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句型,并完成活动4,把对话补充完整,最后请三组同学分别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在单词和句子学习完后,及时做练习,可以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Step 5 Text learning
1、 火眼金睛找单词-请学生在刚才学习的基础上快速找出单词,看哪一组又快又好。
2、 Listen and point-听录音时强调学生一定要边听边指。
3、Listen and find-听录音并找出“Is it a…”这一句型。
4、 Listen and answer- 听录音回答问题Where are the two girls? What do they see? What scare them?
5、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have a try-跟读课文,并注意语音语调,同时尝试自己翻译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单词和句子的学习,学生进入课文学习会比较轻松,容易理解课文的大意。
Step 6 Consolidation
游戏盲人摸物-老师拿出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有很多文具,动物的玩具等,然后请一个学生蒙着眼睛摸出东西,自己判断后用“Is it a…?”提问全班,老师和同学用“Yes, it is”或“No, it isn’t”回答他。
[设计意图]以游戏再次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之前的句型进行再巩固。
七、总结
请全班根据黑板上的板书归纳总结今天学的单词和句型,如有遗漏老师给于补充。
八、作业设计
1、读课文并复习今天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并尝试以小组合作形式排演课文。
2、要求学生应用今天学过的句型,引导学生将其用于日常的谈话和课间游戏。
英语小学课件
准备教案课件是老师的必修课,如果没有完成的老师,就要紧急行动起来了。在授课时,老师要依据教案课件进行讲解。下面就是关于“英语小学课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欢迎大家仔细阅读,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英语小学课件 篇1
小学五年级英语说课稿模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英语说课稿模板,欢迎阅读!
各位老师,大家好!
让学生愉快地、充满自信地走进我的英语课堂,是我最大的愿望,让学生在我的英语课堂上享受快乐和成功是我孜孜以求的。多年来,我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懈地努力着,今天,借此平台,希望各位老师指导我的说课,使我更快的成长。
我说课的内容是PEP Book 4 Unit 5 B Let’s talk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下面我先来说第一个板块——教材分析
第一环节——说教材
本单元的话题是shopping. 购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课的知识点是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和接受的,相信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充满期待。
第二环节——说教学目标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教材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句型:A pair of …for… What size? How much are they? We’ll take them.
能够跟录音朗读对话,并能分角色进行表演。能够较好地完成Group work中的调查表格。
通过活动、游戏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敢于、乐于开口,积极参与交流。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仔细研究教材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我认为本课重点是掌握有关购物的句型:如How about this pair? Are they nice? How much are they? They are yuan.等价格的复数表达法,难点是A pair of …for… 中for的含义;What size? size的发音;We’ll take them. them 的发音以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第二个板块——说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和交际功能法以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通过课件为学生创设更多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把学生吸引到活动中去,并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内。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授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学会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教学艺术,适当安排自学、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游戏、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开口就说,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变"讲堂"为"学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建构一种新型的现代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更轻松更愉快的环境下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真正做到快快乐乐学英语,扎扎实实打基础,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的最终目的。
第三个板块——说教学程序
遵循人类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学生认识活动的主要特点,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导入设计、新课呈现、巩固操练、拓展延伸以及课后作业五个环节,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新课导入的关键。""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环节 导入设计分三块:
①唱一唱本单元的歌曲"The coat in the window"(How much is that coat in the window? )一首优美的英文歌,全班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边拍手边唱,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使学生能自然地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②Let’s do Put on your sneakers. Run in the park. Put on your sandals. Wiggle your toes. 通过TPR活动,让全班学生能够做起来,动起来。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为新课的学习起到一个呈上起下的作用。
③Free talking: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聊一聊天气,为后面创设明天开运动会,John需要一双新的运动鞋的情境埋下伏笔。同时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英语氛围,为学生架设一座由中文思维向英文思维过渡的.桥梁。
第二环节 新课呈现分两部分:
① 利用课件,出示不同的鞋子,引出shoes shop.操练chant: sneakers , sneakers, a pair of sneakers , a pair of sneakers for my friend.
② 创设妈妈和John去鞋店买鞋的情境,教师扮演assistant,引出句型What size? How about this pair? Are they nice ? Are they all right?等等。
第三环节 巩固操练分五部分:
①玩一玩,鲁迅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天使。"本节课我设计"我猜,我猜,我猜猜"的游戏来操练句型 How much are they? They are .
②说一说,利用教学卡
片,在黑板上制作一个简易的鞋子商店,操练句型Can I help you? How about this pair? We’ll take them等
③听一听,听课文录音,完成教师提问A: What size? B: How much are the sneakers?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④读一读,我们都知道,磁带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跟着磁带朗读课文,正确的语音语调的形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⑤演一演,利用头饰,分角色三人小组合作演一演本课对话,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表演。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分两部分:
①完成调查表格,了解班里同学鞋子的尺寸大小和价格。教师渗透文化知识:不同国家,不同鞋子大小的表达方式不同,如:美国常用6、8、9这样的数字,而我们和欧洲基本相同,用36、38、40这样的数字进行表达。
②活动:"自由市场"
5月14日母亲节快到了,给学生一定数目的钱,请他们为妈妈买一样最需要的礼物,让学生学会理性购买,通过在"自由市场"内学生之间的买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讨价还价,发展学生当家理财的经济头脑和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第五环节 课后作业也是两部分:
①了解家里人的鞋子尺码并了解市场上不同规格,不同种类鞋的价格。
②根据询问同学的衣物和鞋子,了解班里同学的消费水平,小组之间合作完成此项任务。
第四个板块——说教学板书
PEP Book 4 Unit 5 How much is it?
B Let’s talk
How about this pair? Are they nice?
How much are they?
They are yuan.
第五个板块——说教学评价
综观整节课,为了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小学英语课程的要求, 我主要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进行师生互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努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因此,我们要鼓励孩子们,让他们知道"English, I can".
That’s all. Thank you!
英语小学课件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编写的总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本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兴趣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提供立体化配套。这个单元分为A、B、C三大部分,主要让学生学习与生活学习有关的单词及句型。而Unit1 是介绍学校的一些场所,Unit 3是介绍学生各种颜色的衣着,三个单元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单元与前后单元都是一脉相承的。本课时内容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插图生动活泼,体现了教材“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将本单元划分为八课时,以下是我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知目标:
(1)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并能熟练进行问答: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It’s time for .
(2)能听懂、会说与生活学习相关的单词:
breakfast,lunch,dinner,English class,music class,P.E.Class.
3.技能目标:
(1)学会表达时间的句子。
(2)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及语言运用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English class.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It’s time for .
本课的难点是breakfast,运用所学词汇及句型 It’s o’clock.It’s time for .谈论时间。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爱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群体活动,喜欢被称赞。所设计的教学手段及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基本能面向各层次学生。因为学生好动,在分为三个大组做游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乱糟糟的情况。
三、教学设计
本课为新授课,根据学生情况,为落实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Warm-up)
首先打开录音机听“Let’s do”,让学生边听边做,接着唱英语歌“Ten Little Indian Boys”、“ABC song”,使学生情绪高涨,快速进入“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让学生具有心理准备和顺应同化新知识的认识准备,学生对这种形式也比较感兴趣。
2.导入新课(Lead-in)
唱过字母歌后,我背对学生在黑板上写一字母“C”,让他们猜是什么字母;接着我又将“C”变成“O”,让学生猜,再将“O”加几笔,成一(clock)的模样,最后以真钟拨点,学习one o’clock到twelve o’clock,分散教学难点o’clock。
这样不仅复习了字母,而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今天的教学重点What time is it?及重难点It’s_____o’clock,并且降低了教学难度。
3.呈现(Presentation)
引出本课的重难点句型,随后通过投影仪上的卡片,引出本课的生词难点breakfast及另一重难点句型It’s time for .并呈现出来。按照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交际法的要求,在介绍新课时,应注意帮助学生感知并理解新学的知识和技能。
4.操练(Drill)
这一步都是新授性操练,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新材料,达到初步熟练程度。主要采用机械操练,通过模仿、跟读、分组分角色读等手段进行。在模仿时,按照听先于说的习得原理和先个别操练再集体操练的原则进行。为了巩固新句型,运用卡片等进行替换性操练,并融合几个新词汇于会话操练中,让学生反复操练重难点句型及重点词汇。
5.练习(Practice)
通过操练,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形成较深的印象.但这不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达到这一步就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展开交际活动,拟准备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1)Pre-task.它又分description(解说任务)和preparation(准备活动)。这一步老师指导学生或做一些示范表演。游戏的方法是:每组发十几张时钟卡片,它们上面标有各种时间和活动,同时标有奖品,反过来让每个学生摸,其余学生问,摸的学生答。
(2)Task.完成任务阶段。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词语和句型,属巩固性表演。
(3)Post-task.通过游戏活动展示所完成的任务。在任务型教学中,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实践、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在完成任务中,我以过程评价为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6.巩固(Consolidation)
巩固这一步全面地体现了反馈这一心理因素,恰当的反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内驱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主要包括要求学生创设情境,课后运用日常用语和词汇,老师进行小结(本课重难点内容,小组比赛成绩,评价本节课内容)。
7.板书设计说明(略)
8.教具配置(略)
9.作业布置
至此,本课的教学已接近尾声。最后我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跟读录音并与家长就日常活动谈论时间,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
综上所述,我始终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游戏表演为活动的舞台,运用直观教学法、情景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熟练,在活动中运用,在比赛中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英语小学课件 篇3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
大家好!
让同学愉快地、充满自信地走进我的英语课堂,是我最大的愿望,让同学在我的英语课堂上享受快乐和成功是我孜孜以求的。我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懈地努力着。今天,借电子白板这一平台,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说课,让我们一起探讨,共同成长。我说课的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2B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一课时。
一. 说教材
1.教材体系
我说的是牛津小学英语2B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一课时。牛津小学英语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的。这套教材从视听入手,注重同学的语言能力训练,内容贴近同学生活和学习实际,灵活性强。
2.教材内容
2B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你看见了什么交通工具”,要求同学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用英语提问问题“What can you see?”同时引出新的4个交通工具“a plane, a jeep, a boat, a train”并结合单词用“I can see a …”回答所提的问题。再次基础上,拓展到同学生活中看到的事物,灵活运用句型进行操练。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注重培养同学特别是二年级这些刚刚学习英语近两年的同学,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英语的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通过单元中的词和基本结构句型的操练,提高同学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让同学在活动中学习英语,满足主体需要,培养创新意识。
(1)认知目标
a.能够听、会说、会读单词a plane, a boat, a jeep和a train
b.能够听懂、会说、会读、句型:What can you see?及其回答I can see a…并能在适当的情景中自由运用。
c.能够跟录音朗读对话,并能分角色进行表演。
(2)能力目标
a.同学能自由替换练习句型,能够在真实语言环境下运用句型。
b.同学能综合所学内容,根据所提供的情境,进行小组活动,组织对话。
(3)情感目标
心理学认为:成功感是人的深层心理需要。使同学从“要我说”“要我学”变成“我要说”“我想试一试”。让同学感受到英语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同学觉得自己能够用英语进行真实的日常生活对话,从而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功感,自豪感。从根本上培养和保持了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
(4)教学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三课时,我今天所说的是第一课时。
(5)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图片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愉快教学法
为了能充分的调动同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同时紧扣see这一主题。我通过放大镜看镜下飞机导入课堂,随后设计了聚光灯、拉幕、连线等形式使原本枯燥的单词句型操练变得充满生机。教学中我用心关注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眼神、手势、言语与同学进行交流,用恰当的语言激励同学。创设一种亲和的语言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同学的主动性。
2.情景教学法
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容易激发同学的兴趣,开启思维的门扉。我在教授单词和句型时,运用电子白板给同学提供了与生活中相贴切的情景,让同学进行真实语境下的交际对话,让同学在声、文、图、象的新情境中去学习巩固,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交际法
整个课堂上的对话要注重语言的交际性,灵活运用语言。通过电子白板所提供的情境,让同学进行真实的对话,达到真实交际。提高同学的英语交际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通过复习导入、新课呈现、巩固操练、拓展延伸、教学反馈以及课后作业五个步骤进行设计。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同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同学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同学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激发同学的兴趣是新课导入的关键。”“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复习导入分两块:
① Free talking:先是和同学进行每天都要操练的基本的问候语的问答练习,在此基础上运用What’s this?句型复习第一和第二单元学习的英语单词,同时运用图片复习学过的交通工具bike, bus, car和taxi.
② 听一听,唱一唱本单元C部分的英语歌曲“Row,row, row your boat.”这一首优美的英文歌,全班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边边唱边表演,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使同学能自然地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新课呈现分两部分:
① 在前面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让同学上台看一看,教师顺势问同学What can you see? 让同学通过观察,学习新单词boat,这样,既紧扣了上一环节唱的歌曲,又紧紧围绕“看”这一主题,对于第二个新单词plane,我运用了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让同学看看,紧紧围绕see这一主题,同时让同学保持新鲜感。为了围绕看这一主题,同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引出第三个新单词时,我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拉出吉普车的尾部,让同学猜一猜是什么交通工具。在教室前面三个单词时,教师反复问,同时同学反复听What can you see?句型,为接下来的句型教学打好基础。
② 创设相应的情景。前面涉及的都是单词的教学,句型只是让同学反复听,有最直观的印象。在教第四个新单词时,我为同学创设了相应的情景,警察叔叔问小朋友:“What can you see?”小朋友通过放大镜找一找,回答:“I can see a train.”这样,既引出了新单词train的教学, 又让同学在情景中学习本节课的句型“What can you see?” 及其回答“I can see a …”
巩固操练分四部分:
① 读一读,利用电子白板,让同学跟着电脑读一读单词,要求同学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② 做一做,低年级同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如何让同学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是教师始终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我利用电子白板的钢笔设计了让同学上台把单词和图片匹配的练习,发挥同学的积极性。
③ 练一练,前面都是针对单词进行的练习,接下就是操练句型。利用电子白板的容器功能,让同学来点一点,练一练。
④ 演一演,让同学同桌之间自主选择想说的一个单词,让上台自己操作电脑,在电子白板上点击自己要说的图片,并把它表演出来。
拓展延伸分两部分:
1.在电子白板上出示铅笔盒的图片,问同学在铅笔盒里看见了什么。然后过渡到在课桌上看见了什么。
2.拓展到现实生活中,让同学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问同学在教室里你能看见什么?同学用“I can see …”回答问题。
教学反馈部分:
利用电子白板,让同学做一做听录音,排序号的题目,及时反馈所学内容,让其中一个同学利用电子白板的钢笔功能上台做,其他同学在下面独立完成,做好教师当场批阅,反馈。
布置课后作业部分:
让同学课后与同学把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用所学句型练一练。
四、教学总结
这节课不论是新知识的呈现,还是单词和句型的操练形式,都能紧紧地抓住同学,吸引同学,让同学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学在玩中学,学中用,提高了课堂实效,培养了同学学习的兴趣。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充分让同学主体参与、情景体验、游戏巩固,是一定能圆满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
英语小学课件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部分中的Let's learn, Let's chant, Let's talk 及Pair work中的内容,其中Let's learn部分是在A部分Let'slearn 中询问今天星期几的基础上,再学习在那天都做了什么,并围绕本课新授单词,学习一首欢快的歌谣,即本课的第二部分Let's chant,如watch TV,read books,play computer games等等,然后学习新的句型,
本课的词汇贴近学生的生活,色彩鲜明的图片与词汇配对,使学生更易理解,歌谣的学习更是深受儿童喜爱,激活记忆,记的更牢
2.学生分析
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的英语,因此在课堂上更希望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但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个机械的训练,因此我主要采用游戏,歌曲的方式,让学生在说、玩、读、说、猜、做中愉快的学习,倡导人人参与,大胆实践,通过同桌及小组活动、讨论、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交际,既培养了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又真正地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以前学过的新的星期单词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要求学生能听、说、认、读do homework,watch TV,read books,play computer games
熟练运用句子what day is it today?it's…,what do you do on…?
(2)情感目标
采用歌谣教学和活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感目标
能熟练运用星期进行简单的对话,加强彼此的沟通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能正确熟练的认读一周七天的读法,并能用英语描述每天的课程
(2)难点
一周七天的发音
5.课前准备
二、说教学过程
1.复习
学生刚上课时心思不能完全回归到课堂,通过复习检验上节课所学,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缓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新课导入
通过复习学生的注意力基本回归课堂,再同学英语歌曲的学习,在活跃气氛,吸引注意力的同时,导入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unday?
3.新课的呈现
通过情景演练教授新单词,然后通过师生问答,适当扩展句型,这样学得活,用的活,学了就会说,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有趣,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学中以看、听、说为主,要求学生敢于开口说话,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及听说能力
3.巩固阶段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让学生在情景演练中学以致用,强化新知,巩固新知,循序渐进地达到学习目标
4.归纳总结
根据课件的提示,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再次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是否到达学习的目标
英语小学课件 篇5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牛津英语》5A Unit1 The first day at school的第一课时,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有关“家庭设施”的词汇。对话中出现了本单元的重要句型“There be…”,是对Unit1中的内容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本单元还学习了一些新的介词,如under和behind等。学生掌握了这些介词后,在描述场景时语言将更丰富。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自身的体系,本节内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听懂、会说、会拼写、会读单词day,all,a lot (of ),a room,any。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及其应答。
2、技能目标:能熟练地应用本课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日常交际形成综合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游戏、表演、对话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充满乐趣地学习并获得美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教学难点:
(1)能比较流畅地朗读对话,并能在掌握对话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表演对话。
(2)能正确地听、说、读、写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形式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中教师努力创设生活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听说就绪的基础上,教师还不忘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设计了各种形式的书面练习,巩固了学生已学的知识,课堂教学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最终达到听说读写并重的教学目标。另外课上又安排了分组竞赛活动,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且还成为各小组间相互竞争和展示才能的舞台,学生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交流中又加强了语言的习得和能力的提高。
本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创造一种民主开放、积极互动的语言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学生用所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学中为了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倡导学生采用“循序渐进”学习法。如本课所设计的练习力求体现梯度式上升,在练习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练习的难度及类型,满足了各个层次水平学生的需要,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五、说教学过程
Step1 Warm up
(1)Let’s sing .以课件形式播放歌曲,曲名为,让学生大声跟唱。
[设计思路:用已学的歌曲,将学生带入英语学习氛围中,活跃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歌曲的内容紧密联系本节内容,可以复习已学句型There be ……]
Step2 Free talk
[设计思路:师生间的相互问候不仅创设了课堂英语的学习氛围,而且还引出了话题。同时又适时、灵活地进行分组,接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Step3 Presentation
(1)介绍背景
[设计思路:教师出示自拍录像,让学生融入进去,很快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介绍生词
教师出示一些影像,教新单词a building ,a reading room , a table tennis room等词组。
[设计思路:如果用单一的方法呈现单词,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所以我采用小组竞赛猜猜看和影像的方法,加深印象,激发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快乐。]
(3)表达数量,操练句型
学生观看录像,布置任务,要求他们用There is /There are ……
句型介绍,以四人为一组,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多最好。在比赛进行一半的时候,教师自问自答引出新句型Is there a ……?Are there any …….?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
如Is there a TV room in the building ?然后用另一种声音回答Yes ,there is .或No ,there isn’t .或I’m not sure .学生跟读对话数遍。教师鼓励学生用新句型进行对话。
用单词toilets同法教授any,Are there any ……?Yes ,there are. /No, there aren’t..并鼓励学生用此句型就教室的布置进行对话。教师在操练结束后,表扬发言积极的学生。
[设计思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本着“一切教学活动应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和“学习就是生活”的思想,从而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在课堂上不只是学到一些语言知识,而是以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生活。有句话说得好“成功的教学应当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已学过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体验生活。”以上设置的这个环节就是基于这样的目标]
(4)温故而知新,操练新句型
出示楼层示意图,教师问How many reading rooms are there in the building ?
并回答There are two .然后师生练习,生生练习。最后Play a game .抢答。
[设计思路:所设计的过程能照顾到学生间英语水平的差异,如两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帮助,各尽其责,各尽所能。游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
Step 4 Practice
电脑出示本课图片,请学生看图并留意听对话录音。发答题纸,要求两人快速合作,正确地填写完成。然后Check up the answer.组成四人小组读课文,并自由练习,表演对话。
[设计思路:以上的活动步骤设计能将听、说、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Step 5 Consolidation
教师发给学生事先设计好的校园平面图,让学生自己安排各类教室和活动室,四人小组以介绍校园为主题重新编对话。
[设计思路:这样的活动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能很好地激发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Step 6 Expand
课后参观小学,了解这些学校的布局,并用英语向全班报告。
[设计思路:此活动能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本课的重点语言点来完成任务,同时在完成的过程中使语言上升为有意义的信息交流,实现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英语小学课件 篇6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5 “Let’s eat”B 部分的第一课时,包括“Let’s talk”“Let’s play”,这一课时是在A部分学习“I like… Have some …”的基础上,学习询问自己是否能得到想要的东西的表达法“Can I have…?”另外,学生们还需要学习当别人对你说“Thank you”时,你的回答“You’re welcome.”
① 知识目标:
A、能听懂、会说“Can I have…?”并能询问自己是否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会说“You’re welcome.”。
B、初步听、说“milk Coke juice water coffee tea”这六种有关于饮料类的单词。
C、在游戏活动中,能把新学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A、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会运用语言,感到学习英语是有用的,产生成就感,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B、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好动,充满好奇,乐于尝试。
重点:
② 能初步听、说“milk Coke juice water coffee tea”这六种有关于饮料类的单词。
难点:
能准确听、说“milk Coke juice water coffee tea”这六种有关于饮料类的单词,并能在实际情景交流中适当而灵活运用。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喜欢游戏,乐于参与和表演,对英语学习兴趣浓的特点,但这些并不能持久,因此,要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多种教学手段交替使用,尽量利用实物、图片以及课件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使学生始终处于新鲜,求知欲旺盛,学习情绪高涨的氛围中。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能够听、说、认读一些食物类的词汇,并能用“I like…”表示自己对某种食物的喜好以及用“Have some…”来给别人提供食物。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采用复习旧知自然过渡,直观演示,愉快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保持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而促使他们由兴趣发展到产生要学好它的志趣。
鉴于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的水平,我准备从听、看、读、说等方面逐步引导学生,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运用能力,
同时,多表扬,勤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上均有所提高。
1、师生问好。
2、Game : Part A 部分的“单词接龙”游戏。分小组进行,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即为获胜组。
(设计意图:以学生已经熟悉的游戏,复习旧知,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语言学习状态,为后面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3、Sing the song “ Let’s have a picnic today.”
(设计意图:通过唱歌,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借助歌曲导入新课。)
1、利用图片,创设情境,教学“You’re welcome.”
㈠播放完歌曲“Let’s have a picnic today.”后,师生谈话:
T:Boys and girls , Let’s have a picnic today,ok?
课件播放picnic的情景,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图片,然后用这些图片与学生对话:
T: I like hamburger, What do you like?
T: Have some hot dog.(同时把食物图片递给与你对话的学生)
教师反复与多个学生进行以上对话,在说“You’re welcome.”时,尽量以稍微夸张的语气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反复听老师夸张的语言中,熟悉并理解句子的意思,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个有礼貌,有修养的学生。
㈡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用英语向同学说声“Thank you” “You’re welcome.”,学会感激别人,学做有礼貌的孩子,来操练此句型。
(设计意图:巧妙的对话设计,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引出新句型。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很轻松地把新句型应用于语
篇中,提高了语用能力。同时,在与学生对话时,递出图片,学生接到图片是会显得很兴奋,他们都想得到图片,因此会积极参与到对话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句子“Can I have some…?”
㈠操练完句型后,师做寻找东西的样子,并说:I have no food ,but I’m hungry now.(同时捂着肚子装肚子饿)Who have some food?师走到有食物图片的同学身边说:“Can I have some…?”引导学生回答:Sure ,here you are.(教师在接到食物的同时,做吃东西的样子)
反复从有食物图片的同学手中索取食物,同样让学生在反复听时熟悉并理解“Can I have some…?” Sure ,here you are.
㈡教授句型Can I have some…? Sure ,here you are.然后让个别同学当服务员,引导学生以之对话,从他手中获取食物,操练句型。
英语小学课件 篇7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Unit 3 How many? 第二课时。本课是功能型的交际训练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询问多少的句型:How many…… can you see? I can see …以及单词:eleven twelve thirteenfrteen fifteen.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一)语言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询问多少的句型。并且能在活动中灵活运用。
How many …can you see ?
I can see….
2、学习认读单词: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二) 语言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指令做动作。
2、根据图片、实物和情境说出单词和句子。
3、在图文或场景下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表演。
(三)、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背歌谣、参与游戏,勇于开口、乐于模仿。
(四)、化意识目标
能够恰当的使用英语中询问多少的句型,了解英语国家中询问多少的方式。
(五)、说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会单词: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和句型:How many …can you see?I can see ….
(六)、说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读准名词复数的读音。
我主要通过感知新教材---设置---灵活运用着三个主要步骤来突破教材重难点。具体表现在课堂程序中。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就演示教学法和充分利用卫星资源及光盘教学法。运用实物、图片等给学生
一个直观的的形象,再加上远程资源和光盘的动画效果。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对于
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说学法
1、 模仿教学法---让学生跟着电视老师模仿。这主要是利用了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
2、 小组活动学习发---把全班分成小组,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交流的意义。
3、 情景教学法---设置各种不同的情景,是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激发了学生 想说的愿望。
4、游戏法和鼓励法
课堂评价主要一鼓励法为主,同时通过游戏进行操练和赠送小礼物的方法。是学生乐于参与,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
四、说课堂程序
整个教学程序我采用了听,说,玩演,唱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具体的设计为热身---新知---趣味操练---巩固练习.
Step1,课前热身
1)、利用光盘播放Let`s say 部分的歌谣,并要求学生试着跟唱。这样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来。
2),利用远程资源播放Let`s say部分报电话号码的动画,让学生复习从1到10的数字。
Step2、新知导入
1)、教师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内容,让学生感知新知。然后教师带着满脸疑惑问:How many numbers can you see?Do you know ?自答:I can see15.这样一来How many …can you see ?这 一句式就会在情景中被输入。
2)、教师在动画世上点击要学的新单词让学生模仿。板书三会单词并进行教学。
3)、自己准备的图片,教师发出指令。Eg:Kite,学生即指出自己图上的风筝并说:I can see … kites。教师重复说:I can see … kites。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掌握英语中名词复数的读音。
Step3、趣味操练
根据小学英语标准的基本理念中采用多种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我设置以下方法进行操练:
1、练一练:运用远程资源播放一张图片,是由数字连起来的动物的形状。要求学生听音按顺序 把所听到的用线连起来,后看看是一只什么动物。这游戏不仅让学生复习到数字、提高了听力,且激发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2、做一做:把全班分成5个小组,教师发出指令。要求学生站队报数,从1到15。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方式发挥了以生为主体教学标准
3、在英语课程任务中提出要求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差异,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栋梁。通过设计“幸运数字”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眼中的幸运数字是哪些。
Step4巩固练习
1、 作出一个chant
Cat cat eleven cats
Rabbit rabbit twelve rabbits
Tiger tiger thirteen tigers
Bird bird fourteen birds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声巩固名词复数的读音。
2、利用光盘把教学的重点播放一边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顾一遍,起到了巩固的作用。
五、总结并布置任务
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单词及句型。并要求回去把单词读给爸妈听,让学生爱表现的心理充分得到发挥,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2、利用远程资源播放Ten little candles dance 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结束新课。以上便是我的说课,谢谢大家!
英语小学课件 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体系
我说的是牛津小学英语4B第九单元的第二课时。牛津小学英语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的。这套教材从视听入手,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训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灵活性强。
2.教材内容
4B第九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确定方位",与3B的第七单元相呼应,从要求上看是3B内容的继续和深入。这也是这套教材的特点之一,项目不断重复,知识逐渐深入。围绕确定方位这一核心,通过情景对话,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四会句型:Where‘s the/my……? It’s in/on……及其复数形式:Where are the/my……?They are in/on…… There‘s no …in/on/near…另外掌握四会单词如knife. Plate, cup 等餐具及一些食品。同时要求掌握三会句型如: What’s for breakfast? Have some juice then.等日常交际用语。对于where句型学生不难理解,但是要求学生能自由运用就有一定难度。本节课非常注意突破这一难点,多创设情景,避免明知故问。
同时这一单元的内容明显涉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尤其是饮食方面。这也是我这一节课所要重点体现的一点。我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方法,做到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渗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特别是四年级这些刚刚学习英语近两年的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英语的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通过单元中的词和基本结构句型的操练,提高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让雪糁在活动中学习英语,满足主体需要,培养创新意识。
(1)认知目标
A进一步操练第一课时的句型:What‘s for …?Where’s the/my…?及四会单词glass,cup,bread,fridge等。
B 学习新的四会句型:Where are my/the……? 并注意单复数区分There‘s no……in/on/near……C 掌握四会单词:knofe ,fork. Egg. Bread.等。
(2)能力目标
A 学生能自由替换练习句型,能够在真实语言环境下运用句型。
B 学生能综合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所学内容,根据所提供的情境,进行小组活动,表演对话。
(3)情感目标
使学生从"要我说""要我学"变成"我要说""我想试一试".让学生感受到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觉得自己能够用英语进行真实的日常生活对话,从而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功感,自豪感。从根本上培养和保持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心理学认为:成功感是人的深层心理需要。
(4)教学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四课时,我今天所说的是第二课时。
(5)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课件 学生:食品、刀叉等实物
二 说教法与学法
1.愉快教学法
为了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我以歌曲导入课堂,随后设计了Magic eyes ,magic ears, Try to guess等小游戏 使原本枯燥的单词句型操练变得充满生机。教学中我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眼神,手势,言语与学习进行交流,用恰当的语言激励学生。创设一种亲和的语言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情景教学法
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思维的门扉。我让学生准备了各种实物,进行真实语境下的交际对话;我还运用课件,让学生在一幅幅声,文,图,象的新情境中去学习巩固,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 .交际法
整个课堂上的对话要注重语言的交际性,()灵活运用语言。通过课文所提供的情境,以及我设计为自己的Birthday party做准备这一情境,由课文转入实际生活,通过让学生编对话表演,达到真实交际。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三 教学程序
Step 1 Warming up
Well begun, half down.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课刚开始,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步入课堂,使他们的听觉、视觉、思维都进入英语的状态。我选用了两首歌曲。第一首是前一单元的"What‘s in the classroom?",第二首是"Cheese and sandwiches.",由这首歌自然过渡到复习食物类和餐具类单词。
Step 2 Revision
分三个环节复习:
1、利用事物,师生自由对话
可用句型:What‘s this? What are those/these? What’s on the desk? 注意对单词单复数形式的操练。
2 、Magic eyes游戏:What‘s in the bag?
引出单词:egg bread 并板书。
根据学生的回答渗透句型:There‘s no …in/on…并且抓住课堂契机,巩固这一句型。板书句型。
如:Is there any water in the glass?
No. There‘s no …in…
3、Magic ears听敲击餐具的声音,猜单词。带出新单词:fork knife并板书。
通过视觉、听觉不同角度调动学生感官,是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适时教学生如何使用刀、叉。自编了一个chant:
Left, left ,a forkRight, right, a knifeCut, cut, cut a sliceEm, em, very nice.
Chant短小、押韵又欢快,学生乐于接受。
Step 3 Presentation
1、 借助课件,设计情境,复习中带出新知。
T: I‘m a little hungry. Let’s go to Mrs. Brown‘s kitchen.
What‘s in the kitchen? Look and guess. I can’t see any food. Where are the foods? Where‘s…?利用表情和语调启发学生猜想 where’s…?并板书。也可以让学生亲自操做电脑,调动学生积极性。
2、 由课件上的鸡蛋过渡到实物鸡蛋。
a. T: Look, I have two eggs.把鸡蛋放到盘子上问:Where are the eggs?
b. 再把鸡蛋放到别的位置,问:Where are the eggs?并板书。
c. 学生模仿,用自带的事物问老师,互相问。
3 、游戏"Hide and seek"
学生自藏所带的实物,让其他人猜。
在复习旧知时自然带出新知,用清楚的演示和简单的对话一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型,并通过及时操练巩固,使学生加对句型的理解。
Step 4 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
这一环节旨在进一步巩固句型,通过课件中的情境,混合操练单复数句型。课件设计的情景是Li Min家的厨房,李敏在为自己的生日晚会准备食物,这里有意突出为生日晚会做准备而找食物,为下面根据情景表演对话做准备。
Step 5 Read and say
1、 Listen
2、 Read
3、 Answer my questions
4、 、Read in roles
5、 Act out
先听后读,再提问,帮助理解,分角色读,再让学生表演。通过前面对课文重点句型和单词的操练,已降低了课文的难度,这次表演是指名个别同学随机组合,是分角色朗读的提高,为下一步在新情境中编对话做铺垫。
Step6 Make up dialogues
课件中创设了一个情境,假设今天是你的birthday, you want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but you do not know where the foods are, you go to ask your Mum and Dad.句型混合操练时,我已初步出现了为birthday party 做准备这一情境,然后通过课文的表演,过渡到在新情境中编对话。主要采取先分小组练习,然后进行小组汇报表演的方式完成这一。
最新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篇1)
小学英语冀教版四年级
Lesson 29 《Where Do They Live?》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英语冀教版四年级Lesson 《Where Do They Live?》。教学内容
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四个动物的单词,第二部分是句型:Where does it live? 教学对象
本课面对的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对动物有一定了解,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动物和表示地点的一些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课的学习。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并且读动物的单词:giraffe, panda, snake, 、学生能听懂、会说和描述动物居住地点的句型:Where does it live?
3、能围绕动物这一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形成围绕动物居住在哪里这一句型进行问答,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针对本课学习内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小动物们旅游的故事情景,把复习旧单词、学习新单词、学习新句型、运用新句型等教学环节融入到故事情景中,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学重点:
1、学生能听懂、会说并且读动物的单词:giraffe, panda, snake, zebra.▼
2、学生能听懂、会说并且读句型:Where does it live?▼ 教学难点:
学生能在相应情景中恰当的使用句型:Where does it live?▼ 教学方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运用了游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三位一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热身环节,在复习单词时,常规教学手段单一,只是机械的读单词,背单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我创设了小动物们旅游的故事情景,让学生在愉快地游览森林forest|.河流river的过程中复习以前所学过的动物单词,比如小鱼fish,小鸟bird,从上课之初就把学生引入到故事之中,并为下面的单词学习作了铺
垫。
学习单词环节,常规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单词的音、形、义很难整合,学生对知识记忆不深刻,容易遗忘。▼我在教学时延续了前面的故事,在游览的过程中,碰到了居住在forest中的giraffe,zebra。还碰到了熊猫panda和蛇snake。并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新单词。播放录音,让学生反复跟读。Zebra这个单词通过与马作对比,学生易于熟记。然后可以通过课件图片来引出单词panda和snake。不过在单词读音上我还是用了多种方法。比如让学生反复跟录音读,教师领读,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读、男女生分开读、比赛读,师高生低,师低生高读,蛇形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会单词的发音,记忆单词。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做动作表演这几种动物。从读音,形状,词义三方面来加强单词教
学的有效性。由于giraffe这个单词的读音不好掌握,在教学中要多加练习。
学习句型环节,常规教学难以创设动物生活在哪里的情景,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学生带进真实的大自然中。▼于是我继续播放课件,由中午到天黑的变化,小动物们要休息,教师首先提问: Where does it live?并且板书到黑板上,领读这个句型。再让学生做游戏给小动物们安排住处,询问:__Where
does a fish
Live ?__In
A
river._-Where
does
A
panda
Live ? __In
A
forest.等本课时所学的重点句子。领读句子,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通过标准读音的输入,让学生得到
正确的听觉信息。
运用句型环节。常规教学教师通过问答、板书或图片展示等方法很难创设语言情景。我在教学设计时想到了如何避免这些。通过课件展示动画,蛇钻洞,鱼游水,长颈鹿吃草等情景,让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选择图片进行对话表演。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流利,准确,并及时给予评价。小学生很看重课堂上老师给与的小奖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对话表演既应用了本课学到的句型,又复习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语言输出环节。同时激发小学生喜爱动物的感情,增强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最后是创编对话环节,主题是小动物们的快乐生活。▼在这里我把更大的自主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交际,积极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在表演对话中提高了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更能够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更多输出语言的机会。作业布置:
1、画一幅动物快乐生活的图片,和你的朋友交流。
2、带着图片告诉爸爸妈妈:爱护动物,人人有责。
通过作业布置,培养了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进一步渗透了情感目标,进行了德育教育。
这就是我对这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请各位评委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篇2)
冀教版四年级英语第一学期Lesson 16《Cars and buses》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能够熟练掌握有关交通工具的单词及数词20-30的运用。
B.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car bus taxi bike thirty
教学难点,句型∕词组
by bike、 by taxi、 by car、 by bus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小组合作法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交通工具卡片及各种场所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Step 1:Listen to an English 《Numbers Song 》
T:Play the radio to ask students listen and sing with the radio
S:Listen to the radio and sing with the radio about the 《Numbers Song》
活动意图:通过歌曲形式来复习1至20这些数字,既调动课堂气氛,又为后面20至30的学习打基础。
Step 2 :New numbers about 20 to 30
T:Teach 20 to 30 by numbers card.
S:Learn numbers from 20 to 30
活动意图:本部分内容在教材编排上是第二部分,但颠倒课文内容的安排顺序,由易到难,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Step 3:Lte’s play
T:Ask students count numbers in different ways.
S:Count numbers in different ways
活动意图:通过开火车等多种环节来反复练习1至30这些数字的表达,掌握英语里数字表达的规律。
Step 4:New concepts
T:What do you do in the morning?
S:I wash my face .
….
I go to school
T: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自行车,电三轮,电动车
T:(Show a picture about school and a picture about home )Look ,my home is far from school.So I go to school by bike .
活动意图:通过对之前早上活动和距离远近的复习来引入本课,以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引入本课重点内容,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实用性。
Step 5 :Teach taxi ,bus,car in the same way
T:Show pictures about the zoo,the restaurant teach the transportation in the same way.
S:Learn the places and the transportations in the same way.
活动意图: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场所和交通工具,贴近生活,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地点和交通工具,对于日常生活很有时效性,口语表达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Step 6:Listen and read
T:Let students listen and read Part one
S:Listen and read the first part
活动意图:通过听录音,跟读活动锻炼学生的听力,使口语表达更具有规范性。
Step 7 :Ask and answer
T:How do you go to Baiyandian/Baoding/Beijing....?
S:I go to Baiyangdian/Baoding/Beijing.... by bus/bike....
活动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来对于学生单独进行提问,既联系生活实际,体现英语课堂的实效性,同时学生在回答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交通工具,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生活中的英语表达更受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任务为途径的教学模式,主要让学生掌握四种交通工具以及如何询问和回答而且还有数字从20到30的听说读写。 由数字开始引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四种交通工具询问为重点:How do you go to school/go to the zoo/go to the restaurant/go home? I go to school by taxi/car/bus。
动画对文章中重难点句子的处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听说领先的同时也加强了读写方面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但是,本节课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集体操练多,个别操练密度小,师生互动多,生生互动环节少。我对于学生的鼓励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语言不够丰富,需要再提高。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篇3)
《水与生命》是人民出河北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是本册教材中 “水”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在引导学生交流对水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安排了“观察水”、“水与生命”、“榨果汁”等三项活动。目的是将学生各自已有的认识作较为科学的梳理,引导学生知道水是什么样的,水与生命的关系,激发学生研究更多的有关水问题的兴趣。我选择的是这个内容的第二课时“水与生命”。
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生物,都与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孕育了生命,还为人类提供了物质资源和文明发展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看待水与生命的更深层次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离不开水,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等内容打下基础。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⑵、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⑶、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⑷、 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同看法。
⑵、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
⑶、通过设疑、探究、研讨、应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水与生命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并能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和学习过程,这种过程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因此教学中必然要形成师生互动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本课主要采用“讨论、谈话、交流汇报”等教学方法,并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扶——放的教学过程,以保证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切实实施。
为顺利完成本课制订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1、 以创设情景开始,激发兴趣,呈现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一幅优美的山水景,并配上动听的诗歌朗诵“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然后让学生猜猜诗中赞美的是谁?接着提问为什么水使小草变绿,使鱼儿欢畅,使地球美丽。当学生畅谈感想后,教师归纳:“水是生命之源”。让学生自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
2、 以活动展开,交流反馈,体验汇报。
科学课从不以铃声作为课的始终,课前调查和课后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上节课“观察水” 这一内容后,我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和询问家长等形式做一些有关水与生命的调查,要求每人说1-2个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事例。讨论生命离不开水,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丰富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在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水与生命的精美图片,使学生获得视觉体验。学生积极热烈的讨论着,同时画面中美丽的风景更是让他们对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无比热爱。最后师生小结: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生物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蒸腾、光合作用等都需要水。
3、以实验铺路,主体参与,探求真知。
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动、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我引导学生大胆设计实验证明,并提前准备了“植物喝水”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这个活动需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观察,这一环节的设计,向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探究的空间,给他们的活动留有充分的余地,提供条件或创设情境。围绕“生命离不开水”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演练他们的科学技能,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丰富了教学的素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恒心和毅力。
4、以整合延伸,拓展活动,激情导行。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汇报并动手实验等多种科学探究方式,对水与生命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结束后,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画一幅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的想象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课后,要求孩子们用续写诗句来赞美水,“如果没有水……”感受水对自然的恩惠,在经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将在孩子们心里构筑起对水的美好情感。
学生乐于接受;学生用诗歌自由的交流思想,表达情感,虽然有些诗句不太符合约定的语言格式,那又何妨?只要他们参与了、思考了、表达了,目的就达到了。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实现了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篇4)
冀教版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August 29, 2008](2008-08-29 13:53:15) Leon6 ABCD教材解析:
冀教版小学英语是基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音基础、初步的语言感和进行简单日常的能力用英语交流。本课程主要学习A a、B b、C c、D d、书、苹果、猫、狗,再见,再见,再见!并用学过的句型进行简单的表达,让学生将所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应用到生活中,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他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形象思维和记忆力都不错。他们喜欢英语课,尤其是游戏更受他们欢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游戏,让他们主动参与英语学习,但他们的刻意注意力时间比较短,主动有趣,通过使用多媒体等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练习,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如果你有信心,你就能更好地展示自己。设计理念:
1.营造轻松活泼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2.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课采用歌曲、游戏、肢体动作等形式,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活动”中使用手、脑、口、眼来学习英语,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 4.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学生的信息贫乏,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更好地巩固本课的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以下词汇A、B、C、D、d、书。练习并能够识别以下词汇苹果、猫、狗。
2.能力目标:学生能理解并口头回答下列句子和句子,Good-bye,See You later,Bye,听懂英文歌曲ABC。
3.情感目标:学生可以准确地发音单词,如英语,并在课堂上度过愉快的时光。 教学难点:
Aa Bb Cc Dd 的正确发音和用法。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游戏教学法。学习方法: 1、合作交流。 p> step1:cla 开幕问候语:T:你好,男孩女孩们! S:老师您好! T:你好吗? S:我很好,你好吗? T:我很好,:新概念 T:现在,让我们听一首歌“A B C”。我们将学习 4 个字母“A B C D”中有 26 个字母本课中的字母) T:看,这封信在我之后,:A T:大写字母“A”。这是小写字母“a”。读后:a T:谁能读懂? (找几个自愿阅读的学生)
T:我们看看,怎么写? (课件演示)给我看你的手指,让我们写吧:Aa(学生的字迹是空的) T:你看我,这是A。(做动作)可以吗? S:: (出示苹果的卡片)这是什么? S:apple (B C D 教学方法同上)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视觉肢体语言,帮助学生记忆字母,字母与单词中字母的发音紧密结合,使学生可以对字母有很好的理解。完全理解) T:我们学会了 A B C D,让我们做一个圣歌 A A A 苹果 B B B 书 C C C 猫 D D D 门 学生的兴趣,让无聊的单词和字母“活”起来。) T:让我们玩一个“要组成两个小组,让我们看看谁很快,我认为你是一首歌,:看,谁能尝试说? (展示课件:Goodbye Bye。) S::(边看书边做动作) T:待会见。 (说话时做动作)谁能猜出这是什么意思? S:再见
T:一会儿见。(老师带领朗读)T:我们做个模型,我给你做个模型。(请学生配合老师完成对话)T :你好吗? S:I'm good,: see you : see you :Now, who wolunteers cloing
T:你做的好事结束了,goobbye:goobbye,老师。黑板书写设计:leon 6:A B C D ABCD 大小写书写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篇5)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围绕Danny,Jenny,LiMing 和Mrs.Li在北京的参观游玩活动为中心,讨论了有关打车,放风筝,照相,给家人写信,发电子邮件,购物的话题。学习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There be 句型和表达害怕、安慰的方法。本节课是本单元第六课,它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There be 句型的运用,通过乘车,指路的对话,学习指路,讨论长度的表达方法,激励学生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能力。
知识目标:
①掌握词汇及短语掌握下列单词和短语:today, turn, traffic, light, climb, true, start,in an hour, more than,
②会运用下列句式:
stop doing sth.
Go down this street ,turn left at the traffic lights .
--How long is it?
--It is___ meters (kilometers) long.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及知识自学的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①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保持深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动机。 ②通过合作学习,对话交流,学会与小组成员或伙伴合作。
学习策略目标:
①积极回答问题,能意识到自己的语言表达错误并自觉纠正;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此外,根据我国国情和外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现阶段外语教学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教育、目的语素质教育、潜在外语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四方面。
确立重点与难点的依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了:
1.积极回答问题,善于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积极体验,大胆实践。课堂上有大量的'提问,还有抢答题,都要求学生个别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开口讲英语。
2.积极参于,学会合作。本课设计了两个合作学习的任务,操作简单,学生一定很感兴趣并且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精神。
Leading—in (导入新课)(8分钟)-Pre-task 指导学生先学,为完成学习课文任务做好铺垫(13分钟)-Task cycle (完成任务环节) (9分钟)-Post—task (检测完成任务情况:当堂训练)(8分钟)-Check (小结:自我评价)(1分钟)-Homework(1分钟)
依据:
⑴遵循人类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
目的:以图片导入,既复习了前面所学内容,又激发了学习兴趣。(8分钟)
1.导入新课。观看有关前几课的图片,复习相关内容,创设英语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预习的开展,导入新课。
2.复习how old ,how tall, how far,引出how long的用法,学习讨论长度的句式,并加以训练,为新课的活动做好铺垫。
StepⅡ Pre-task 指导学生先学,为完成学习课文任务做好铺垫(13分钟)
目的:了解有关长城的情况,学会运用单词、短语和句式,解决课文第二部分的难点,为完成之后的学习任务做好铺垫。
2.运用单词climb, true,短语 more than 和句式:--How long is it?--It is___ meters (kilometers) long.
Task 1: 回答问题,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学习语言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听力。问题设计照顾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其中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通过看简易地图,指路,练习指路的表达法。
目的: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言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听力。
1>翻译对话, 2>找出不理解的内容。3>分角色朗读对话 (角色Jenny, Danny and LiMing)。
StepⅣ Post—task (检测完成任务情况:当堂训练)(9分钟)
1. 比一比,谁更快(抢答题--短语连线),学以致用,准确认识所学短语,训练听,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尤其激励后进生
2.读一读,看谁做得对,熟悉并运用本节课所学语言点,训练听,说能力,体验成就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评,总结本节课学习知识的情况,培养学生自己检测能力。
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复习巩固,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① how long 多长(长度,时间).how old, how tall, how far
本课以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特点,利用任务型教学和分层教学法,从听、说、读、写等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温故而知新,达到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篇6)
1 .教材地位
本课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小学英语Student Book 4第二单元Lesson 12: Rain and Sun 。Lesson
12是关于月份的复习课,在前几课学生已学习和掌握了用英文来表达月份,本课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词汇量,学会新单词 sun , cloud , rain ,
wind 和 snow , 再将单词放入旋律动听的歌曲中进行巩固练习。这样的教学安排,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演唱歌曲《The Month Song 》;能听、说、认读单词sun、rain、wind、cloud和snow。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唱、玩、演的能力。
3)情感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3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听懂并熟练演唱歌曲《 The Month Song 》,可以听、说、认读单词sun、rain、wind、cloud和snow。
2)难点:句子 Flowers bloom for us to look .和 I like to play in the snow with
you听说以及理解。
4 .教具准备:单词卡片、实物、光盘、远程教育模式(一)设备。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篇7)
冀教育版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Unit1 Leon2 我可以请Danny和Jenny吗?
1.教学理念:
二。课本解析
本课为本单元的中心课文,以“请柬”为主题,以电话沟通为辅线。开展教学活动。
本课涉及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1.谈距离远在中国。
2.要求我邀请他们,妈妈?
3.显示意图希望他们来我们的北京之行。
而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讨论远离请求许可。我可以 ??是的,你可以。
不,你可能不会。我想要?
三、教学策略
-角度,多层次的方式 意识和探究能力,从点到面,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能力。
4.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目标知识,灵活运用本课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2.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和知识,熟练使用电话语言和日常交流语言进行邀请。
3.帮助学生正确表达与本课相关的距离、感知、意图等内容
5.教学方法
个别阅读、小组讨论、师生互动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
7.教学要点 难点
1.词汇要、来、你好、与、谁、何时、做、离开、为、到达
2.短语leave for
到达/at
与/交谈
3。句型某人做某事
某人到某处
for?
,拜托,妈妈?拜托,拜托。
VIII.教学过程
Step1 导入
(1分钟) 正如我们在图片中看到的那样,北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做准备去北京?
第二步
快速阅读
(5分钟)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第三步
学习生词
(5分钟)
1.首先,以四人一组的方式朗读单词,一边朗读,一边找出自己不会发音的单词。 教师在游览中发现错误及时指导纠正;
2.教师带领阅读,讲解单词和用法;
3.学生带领阅读,然后一起阅读单词;
4.在单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记住生词和不认识的单词。
5.拼写训练
1)
你愿意_____史密斯夫人参加你的聚会吗? 2) 我想和你一起去购物。
3) 你会参加生日派对吗? 4) 我们c______猫“咪咪”
5) 他明天要去济南。
第四步
精读
(10 分钟)
1.学生四人一组,独立学习课文,一起找出巩固和复习之前学过的语言点。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利用多媒体一起复习。
2.小组成员找到新的语言点,一起探索。然后讨论难以理解的句子并翻译成合适的中文。
3.师生互动,共同研读课文。这部分教师只需要调整课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教师指导讲解及时。
第五步。
听力
(6分钟)
1.听录音并回答两个问题以帮助理解文本
李明要邀请到中国吗? (他想邀请丹尼和珍妮)
李明要走了吗? (他在 2 月 1 日早上离开。)
2.学生跟随发展他们的语言模仿能力。
Step 6. 练习
(10分钟) 1. 技能训练
小组练习用多媒体打电话邀请对方去旅行图片,使用情景训练。教师及时巡视鼓励和引导。这种情景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表演欲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场选择两组
2.语言知识培训
利用多媒体训练学生应用语言知识,通过填词复习重点词汇及其用法。
1. 他于 2 月 23 日(离开)加拿大。
2.
他想要他的父亲(购买)一台新电脑
他在 2 月 24 日。 4.
他邀请我和他一起去看电影。
6.他
7.他离开(介词)北京。答:请假、购买、到达、看、邀请、to/with、for(如果时间紧,把语言知识培训当作作业)
Step 7
巩固(5 分钟)
用多媒体设计一篇作文对话,让学生填词造句巩固知识 汤姆:你好,我可以讲一下___1___ 吗? : 是的,t____2__ 是 t___3____?汤姆:这是你的朋友 w__4___ 到 i___5___ 你来我的生日你来吗?
:是的,我说的是 t___6___ 我的:那是 w___7_____。 : W____8__ 我能到你家吗?汤姆:今晚六点半。 :好的,谢谢f___10___你的:再见。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
5.__________
6.____________7.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 9.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 答案:( )
步骤 8
总结(2 分钟) 老师再一次强调了易错易混分,并指出了本课在中考中的重要性,以及考点和题型。
Step9
家庭作业(1 分钟)
关于邀请你的朋友去乡村旅行的对话。
9.黑板设计。
(黑板设计)单词和短语
1.leave to leave
leave?离开某个地方去某个地方
离开去某个地方/到达大/小地方
去/与某人交谈
想做某事 想做某事
想让某人做某事 想让某人做某事
邀请
邀请某人做某事 p>
离加拿大远,离中国远? ,请,妈妈?请,请。
X。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以电话邀请为主线,增加了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形成互助互动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了巩固知识、拓宽知识的平台。 .我认为有几个同学的语音语言存在一些不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与个人用语混淆。下一节需要讲解和练习。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篇8)
一 、Teaching content:
3.Asking for others’ names: What’s your/his/her name?
2.Remember the words: hello, name, my, your, his, her, I, is, what
3. Make sure the Ss can introduce each other in English
三、Key points:
What’s your/his/her name?
四、Difficult point: What’s his/her name?
五、Preparation: A map of China and a map of Canada; some pictures of characters such as Sun Wukong, LanMao and so on.
六、Teaching aids: Recorder, pictures or cards
七、Type of the less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tep 1.Warming up.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ith the Ss in Chinese
1. Why do we learn English?
2. Where is English spoken?
3. Do you know any English words?
4. Is English interesting?
5. Do you often come across English words?
Step 2. Lead in. Discuss these questions:
1. What do you say when you meet someone?
2.Do you know what Canadians say when they meet?
3. How do you introduce yourself or someone else in Chinese?
4.Do you know how to introduce someone in English?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m. Do you want to know?
Step 3. New lesson:
Pretend to meet someone. Say “Hello” or “Hi”, my name is.
Make sure the Ss can understand it. Encourage them to repeat.
Work in pairs. Encourage the Ss to greet each other and introduce themselves. Then ask some pairs to act it out.
Say “My name is___. What’s your name?” Translate if necessary. Then repeat a few times. Encourage the Ss to follow until they can say it correctly.
Work in chain like this:
A: (to B) My name is ___.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___. (to C) What’s your name?
C:
Then ask some Ss to act it out.
3.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What’s his/ her name?
Show a picture of LAN Mao and say,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Lan Mao”. Ask the question and help the Ss to answer. Then repeat. Work in pairs to practice the dialogue and ask some pairs to act it out.
4. Introduce the characters on the textbook: Li Ming, Jenny, and Danny. Teach the words China and Canada, using maps of them. Then explain the sentence “I live in___.”
6. Play the tape for the Ss to follow.
7.Summary.
Sum up the lesson briefly by practicing all the dialogues in the text.
Read the text and practice the dialogue.
英语科目是中学阶段学生必学的科目,伴随着学生由小学进入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要求与难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英语语篇理解与认知难,已成为师生普遍的共识。因此,加强对中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那么,老师应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才能使英语语篇教学更有效呢?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及教师走出英语语篇“教”与“学”的心理困惑呢?
英语语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很多人对语篇教学的概念、意义及原则认识不清或者存在认识偏差,影响语篇教学的有效落实。在进行语篇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应坚持一定的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在英语单元教学中,不同课之间看似为独立的,实质上不同课的词汇和句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整体性的思路对课文材料进行处理,不管是对话还是故事,都应从整体上把握词句的功能及目的,做到字与句不离,句与篇不离。第二,发展性原则。当学生进入中学后,学生在课本上会遇到的更多的词汇、句型及语法知识,这些知识点与高中英语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知识内在衔接,是对高中英语学习的铺垫。所以,老师在中学阶段进行语段教学时,要拥有发展的眼光,注意对语篇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拓展与补充,为学生高中英语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三,整合性原则。中学的英语教学,词句之间看似孤立,实质上存在着内在必然联系,不同知识之间形成英语学习的知识“阶梯”,缺少对词与句的链接和有效整合,就会降低“知识阶梯”的稳固性,影响英语教学效果。所以,英语教师应注重对教材中词与句的分析,注重内在联系的构建,通过对知识的整合与调整,再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的把握,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语篇教学的价值是多样的,很多英语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比较注重对词语、生词、语句的内在联系的破解与整合,但仍有不少教师对英语语篇教学的认知及理解存在偏差,存在在一定的误区。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本教材的信息,老师通常会让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或者让学生对课本教材进行反复朗诵来获取教材的语义。这样会使学生形成不翻译不朗诵就无法知道教材语义的现象,这样获取信息的思维习惯,不仅减低了对英语语义的获取的速度,而且也与英语的教学及语言应用的本质相违背,不利于英语的深入学习。对于老师而言,在语篇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获取教材信息,应注意在语篇教学中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少英语教师,一提到英语语篇教学,片面的认为只要当课本教材的内容较长时,才应该进行语篇教学,对于一些教材的内容比较短,就简单的几句对话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进行语篇教学,只要简单的对其朗诵、熟读即可。然而,对于中学的有些英语课文,教材内容有的也只是几句简短的人物对话。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一些篇幅较小的课文文本信息不进行词句分析、段落划分剖析,只是让学生进行朗读,这样很容易导致一篇课文学习完后,学生对课文所涉及的新的知识点及句型并不了解。因此,对于中学的英语教学而言,即便是很短的教材,其也会涉及相应的新知识新语法应用,老师应注意对其语篇信息的分析,让学生知其然,知道课堂的新知识点所在。
为提高中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采用以下途径,对教材中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剖解。
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学生的知识基础是不一样的。同一年级的学生,其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会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对一篇文章进行语篇分析时,其要讲解拓展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进行分析讲解。例如,在学习“Unit7Howmucharethesepants?”这单元内容时,其教学重点是学会用“Howmuchis…?It’s…dollars.Howmuchare…?Theyare…dollars.”的句型问价。通过上一单元的食物的学习,学生已经已经掌握了常见食物的单词描述。此时,老师应基于学生这一知识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和语篇教学。
巧妙的导入,是优质课堂的开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其兴趣点很多且偏于形象化,老师应注重将这一特点抓住,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与当堂课语篇教学相关的问题及句型,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阅读,试着找出问题的答案。例如,老师在讲解“Unit5Doyouwanttowatchagameshow?”这一单元内容时,老师可以首先谈谈自己小时候比较爱玩的游戏,然后再追问学生“Whatdoyouliketoplaygames?”以此来追问,勾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再依据课本中的问题,对课本中的新句子及词汇进行讲解。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英语词汇掌握量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学生在对语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老师可以将语篇阅读要求细化,采取听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一边听一边阅读,进一步把握语篇语义,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因为,若学生对一篇文章不带目的的总从头至尾的反复阅读,可能阅读几遍后仍不知文章的中心大意。通过细分要求进行阅读,一方面降低了难度。另一方面增强了阅读的目的性。
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整体感知是语篇教学的准备阶段,对语篇信息的获取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对于语篇的整体感知,其呈现的方式力求新颖,例如通过讲故事的途径,通过多媒体播放录音及视频的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整体感知的材料应整体层面,并配合一定的插图及问题,让学生在感知的同时,试着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Unit5Doyouhaveasoccerball?这一课题时,老师可以先播放听力,并在多媒体上配上足球的插图及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感知语篇信息。
总之,语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对教学的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应在坚持整合性、整体性、发展性原则的指导下,精心地对教材所涉及的词汇、句型、语段进行把握和整合,提升语篇教学的质量及效果。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篇9)
《种太阳》教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童心放歌《种太阳》。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通过听赏歌曲,进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表演歌曲《种太阳》。
教学难点:歌曲中抒情部分和活泼部分的表现要准确。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打一物)劳动英雄红面孔,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2、学生回答。(老师做简单评价,表扬学生)
3、师:你知道太阳在我们的生活中代表什么吗?(温暖和光明)
二、新课教授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太阳有关的歌曲。
播放课件(音乐视频《种太阳》)
师:1、听完这首歌,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吗?(种太阳)
2、种出这么多的太阳有什么用处?(学生回答:送给南极、送给北冰洋、挂在冬天、挂在晚上)
3、师:出示整首歌的歌词。(学生自己朗读歌词,指名朗读歌词)
(一)学习第一乐段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将这段歌曲来演唱一遍。(出示第一段歌词)(学生认真看歌词,认真听老师唱。)
教师教唱这一部分。
(师生共同演唱)
4、师:这个小朋友把种下的太阳送往了有需要的地方,这是多么美好的愿
望,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唱这首歌曲呢?(充满希望、带着美好憧憬)
师:让我们加上这样的感情来唱一下吧。
(二)学习第三乐段
过渡:太阳,送往了南极,北冰洋,甚至挂在冬天和晚上?那么,当太阳送过去以后那些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同学们在歌词中寻找答案。
哪些地方有了变化呢?(学生回答: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说的不错,到那个时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这美好的希望来唱一下吧!(师生一起唱)
师:这时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得温暖又明亮。我想我们内心深处也一定充满了感叹!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表达你的感叹之情的话,你会说什么呢?(学生回答:啊!世界真美好啊!太好啦!……)
(三)学习第二乐段(过渡句)
(1)师:原来太阳的作用这么重要。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种太阳吧!
(2)师范唱。
(3)和老师一起来种太阳吧。(师生共唱)
(四)完整演唱歌曲
师:通过对歌曲的了解,我们知道这个小朋友希望把太阳送往有需要的地方,因为能送来温暖和光明,那你说如果是你你的心情怎么样?(高兴……)用什么样的歌声来表达这样的心情呢?(明亮、动听的、活泼……)
学生跟视频唱,跟伴奏带唱, 分组演唱,提示情绪!
三、创意课堂
师:发挥想象,你能做一个小小词作家吗?
歌曲中的小朋友非常有爱心,把太阳送给需要光明和温暖的地方,你觉得哪些地方还需要光明和温暖呢?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发挥想象,改编一下歌词?
例如:一颗送给送给——(残疾人),一颗送给送给(敬老院),一颗挂在挂在(教室里),一颗挂在挂在(每个人心里)。
四、情感延伸
师:同学们,世界上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注的人和事,我们的国家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在我国的偏远地区和山区仍然有一些人,他们的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看那些瘦弱无助的孩子,为了帮助家里解决生计,在寒冷的冬天还要上山拣柴;一个个孩子在冰冷的教室里,小脸蛋冻得通红;孩子们没有像样的教室,只能在外面,或者在充满泥水的教室里上课。还有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的孩子们......
师:看到这些图片,大家会萌发出什么样的愿望呢?(学生自由畅谈。如:我想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给贫困山区的人们画许多粮食,给灾区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画一间房子,再画一间教室,让他们有家回,有书读,过上幸福生活……)
师:同学们都有着这么美好的愿望,那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愿望把歌曲再来唱一遍吧!
(师带着学生演唱歌曲)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颗小小的太阳,有一天,你们会成长为大大的太阳,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篇10)
Unit 1 是该教材的第一单元,又是为初学者准备的入门单元,总体内容不多,也不是很难,关键是做好一个衔接工作,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多样化的、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让没基础的同学克服心里的畏难情绪,感觉到英语不难又很有趣;让有基础的同学更进一步培养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
Aa — Hh 的字母教学。
Hell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How are you? —I'm OK.
教学难点:课本中英语人名的学习和大、小写字母的学习及书写。整个单元的内容,可分配在五个课时中完成。
第二课时;完成Section A 2a, 2b,2c, 2d, 3, 4a
第三课时:完成 Section A 4b, 4c, Section B 1, 2a, 2b
第五课时:完成 Self Check and Just for Fun
八个人名 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
2.句型: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How are you? —I'm OK.
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以趣激学:采用做游戏和猜谜等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以放促学:开放地处理教材,插入大量有趣的图片、增加多种趣味活动,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搜集的图文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实现知识的整合。
3.以任务导学:以话题为纲,以任务为主线,以合作交际为方式,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信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交际策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能把语言材料用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2.资源策略:学会利用多种学习资源来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
3.认知策略:主动思考(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大胆实践,及时反馈。
4.调控策略:通过课堂反馈和 self-check,明确自己的学习状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篇11)
i.教学内容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learn lets do
ii、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六种小动物名称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并会模仿动物动作。
2、能力目标:能听懂指令act like a……并做出相应动作。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
iii、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let’s learn中六种小动物名称。
2、难点:let’s do中的听指令做动作。
iv、课前准备:
1.六种小动物头饰及单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动物玩具,
v、教学媒体设计
以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根据小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利用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制成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六种动物幻灯片,通过幻灯片来呈现新课。
vi、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
(1): sing a song《how are you》
(2): greeti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mr. ai .
t: how are you?
ss: fine, thank you. how are you?
t: very well, thanks.
设计思路:通过唱英文歌,日常会话,渲染课堂气氛。,
step 2:preview
listen and do:
touch your head/face.
show me your pencil/book.
open your book. /close your book.
设计思路:听听做做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课时lets do 做好铺垫。
step 3:presentation
(1):let’s learn
now, boys and girls. let’s go and meet some new friends!让我们去认识几个新朋友吧!出示六种小动物的幻灯片:look! who are they?(学生会在感叹声中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yes, they are animals. now, let’s go and meet them one by one.让我们一一去认识一下,教师就趁机一一出示学生们所熟悉的动物动画及单词。
设计思路:使用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制成的六种小动物的幻灯片,这些形象生动的动物,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出示小猫的动画及单词,介绍:look! this is a cat. listen and read.放录音,学生先听再跟读,读两遍后,教师拿起动物头饰走到学生中去领读cat,cat,小猫—cat,教师分升降调领读,read together 学生齐读,然后叫学生一个一个来读,read one by one. 注意t是轻音。
(3):依次出示duck, panda, monkey, rabbit, dog 动画及图片,同样方式教读,学生跟读练习后,group for pairs分小组自己练习单词。
设计思路:三年级学生非常喜欢动画片,通过观看动画,轻松,生动,准确的呈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六种动物的单词。
(4):学生练习完后,教师拿出动物头饰及单词卡片,一一回顾这六种动物,t:this is a cat. ss:cat, cat,小猫—cat 。然后将学生分为a、b两组进行单词认读比赛,教师发指令,学生抢认单词,一组抢头饰,另一组抢单词卡片,抢到后还要正确地领读出来,其余学生跟读,胜利者为本组赢得一面小红旗。
设计思路:小学生喜欢竞赛,通过抢认单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要注意活动时的安全。
(5):将各组分为动物小组,每一小组代表一种动物,教师对各组发不同的.口令,考验学生的反应速度,如:cat, cat, touch your face. dog, dog, touch your head. monkey, monkey, show me your pencil. duck ,duck, open your book..等。反应快,准确无误的小组赢得一面小红旗
step 4:practice
(1):教师戴上小猫头饰边模仿小猫动作边走到一个学生面前与其打招呼:hello! i’m a cat. nice to meet you.并与他握手,学生回答:nice to meet you, too.后教师将头饰戴在学生头上,让他再跟下一个学生打招呼,进行接龙游戏,注意强调打招呼时要模仿动物动作。进行两三个学生后,教师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教学生说指令:act like a cat/duck/panda/monkey/rabbit/dog. 师生互动,一起边说边做,适时夸奖说得好或模仿得像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
设计思路:操练单词时,戴上动物头饰,模仿动物动作,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用英语与学生打招呼,把单纯的单词练习,融入具体的语言情景之中。
(2):同样方式引导学生模仿其余小动物的动作,在这里可以放手给学生自己发挥表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形成生生互动,而教师就在旁边观察学生喜欢哪种动作,为下面的统一练习做准备。
(3):听录音,边听边做动作,听第二遍时,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边说边做,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说边模仿,练习两遍。师:now, boys and girls. stand up, please! let’s do! 放录音,全班起立随节奏边说边做,形成全班互动。
设计思路:三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让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就更喜欢了,全班随录音节奏边说边做。
step 5:summary
(1):再次展示六种小动物动画,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look! boys and girls. they are so lovely. we should love animals.点出课题。
(2):表彰本课时优胜小组,优秀学生,
(3):布置作业:把今天学会的单词说给家长听,并模仿动物给家长看。
(4):安排预习,学做手影动物,看谁做的又好又多。
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以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根据小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而设计,采用视听法、全身反应法、表演法以及任务型教学等方法学习六种动物,学生对动物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利用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动物动画呈现新课,使学生非常感兴趣,适合小学三年级心理特点,在操练环节,戴上动物头饰,一边模仿动物动作,一边用英语与学生打招呼,使单词学习融入具体的语言情景之中,模仿动物动作,学生就更加喜欢了,特别是monkey的动作模仿的更好了,利用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将看、听、说、玩、演、唱溶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本课时较好完成了教学任务。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篇12)
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法学法的.设计,最终要在教学程序中体现。因此,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结合学生的认知状况,我打算用以下四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1.组织教学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仍然爱唱、爱跳,一开始上课就让他们学习语言或者复习语言对他们来说是枯燥的,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一上课进行简单的师生问候以后,我便带领学生进入了听音动作(Clour
and Do )这一环节,结合本册教材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动作:Red,Red,Stamp Your Feet;Yellow,Yellow,Close Your
Eyes;Blue,Blue,Play With Cats。这样既复习了所学语言知识,又调节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以昂扬的激情参与到教学的下一环节。
2.复习旧知,为新知准备
1)采用直观的单词卡片引导学生复习12个月份单词。
2)创编chant来记忆月份单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Chant如下:
December, January ︳February - ︳March, April ︳ May - ︳June ,July ︳August -
︳September, Octomber ︳November - ︳︳
3.学习新知
新知教学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教科书》第一部分教学
单词Sun的教学通过谜语,形象展示,简笔板书,模仿跟读,游戏操练、小组练读、个人展示读等几个步骤完成。
(单词sun的教学片段演示:
Teacher: First, let us play a Riddle. Big ball, Red ball, Hot ball.What is this?
(教师运用身体语言,简笔画板书,实物引导学生猜出谜底是太阳。)
Students:太阳。
Teacher:Well,what is it in English? Follow me,please.S-U-N SUN.Say it three
times.
Students:S-U-N SUN.
Teacher:Good. Look at here. What is it?(教师播放光盘LESSON 12第一部分PICTURE 1。)
Students:This is the sun. The sun is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