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演讲稿 > 主题班会发言稿 >

主题班会发言稿4篇

主题班会发言稿4篇

主题班会发言稿(篇1)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遵守纪律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重视而牢记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保证人们正常的生活,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学校作为我们接受知识的平台,传授知识的神圣殿堂,自然更是需要铁的纪律。在学校里我们要成为合格的高中生,最基本的就是应该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校纪校规

然而,随着学生对学校的环境的熟悉,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新的动向。我们同学中,出操迟到、上课迟到,课堂上讲话、随便换位、写纸条、看小说、睡觉、做小动作、作业相互抄袭甚至不做,不注意仪容仪表,乱扔废弃物,课间在教室内喧哗、自习时间不学习等等一切似乎都理所应当,在自己的字典里还堂而皇之地将此解释为“张扬个性”。殊不知,这是一具颓废了的雕塑,你以为周围的同学会抬头仰慕你的我行我素,而实际上,别人只会低头叹息:“碎掉了的瓦砾!”

“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而对于我们高中学生而言,一个文明的人就是一个遵守纪律,规范自身行为的人。为什么在一个环境幽雅清洁的地方,很少有人随地吐痰?为什么在庄严肃穆的场合,人们往往善于自律?这是因为环境提升了人的道德认知。于是有人说,“不是我不文明,而是环境太糟”。好的环境的确可以创造良好的的道德氛围,但受环境影响而实现的道德约束是被动的,表面的和肤浅的。没有环境的激励,甚至是独处的时候,也是检验我们的道德养成的最佳时机。更何况,我们处在一个环境幽雅的校园里。

每当我们与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破坏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人理论时,总能听到这样的回答:“又不是我一个人!”也许的确不是你一个人,但是我们为什么总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于相对较低的道德水准呢?为什么不向有道德和讲文明的同学看齐呢?道德就是要求我们有足够的意识和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引导自己的情绪。我们不应原谅自己而拒绝别人的忠告,贬损自己的价值。成熟的人格和高尚的人性来自于严格的自律。这也是每个高中生必备的素质。

同学们,在我们充满豪情壮志向理想奋进的时候,在我们满怀自信积极奔跑在人生跑道上的时候,请不要忽略了这位从早到晚伴随在我们身旁的严肃的朋友。有了它,我们的秩序更加井然;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更加灿烂;有了它,我们攀登的脚步更加坚实。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民族。

一个精诚协作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团队。

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一定是一个守纪的班级。

一个有进取心的学生,一定是一个守纪的学生。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争做守纪的好学生,我在此倡议:

管住我们的口:

不随地吐痰,不起绰号,不说脏话,不狂呼乱叫;

管住我们的手:

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刻乱划,不乱拿乱放;

管住我们的脚:

不践草坪,不翻围墙,不上网吧,不进游戏厅。

与纪律同行,去实现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与纪律同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灿烂辉煌。

主题班会——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各位同学,又到了班会的时间,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请班委做好记录。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几个故事,曾经看过一则报道:一名技校生前去应聘,在应聘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硕士生,面对这些高学历的竞争者,这名技校生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然而结果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这名技校生成了唯一的'一名应聘者,因为只有他随手拣起了应聘现场里无人问津的一张纸屑,正是这种不经意的一拣,让招聘者看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于是他获得了这份工作。

又看到有多家报纸报道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屡遭碰壁的原因,这位留学生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且学业非常优秀,但就业却屡屡碰壁,原因是他在美国学习期间曾有三次乘车逃票的记录,用人单位认为连坐公共汽车都想逃票的人,能交给他什么重任呢?

以上故事,无不给人以启迪,让人深思,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小事,但往往一些

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中流露了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态度和人品的高低。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美国著名教育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这样一段话:

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

是呀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

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

一个企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是如此,

对于人的一生,

更是如此。

一、什么叫习惯

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习惯,决不是一种狭义的仅仅理解为早晨要刷牙、饭前要洗手、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果皮纸屑这样的习惯,而是一种广义的、对我们整个人生有重大意义的习惯。以我的话说,如果一个行为观念、行为准则没通过那个必要的、可以说相当长的修炼阶段变成习惯,那这个观念、这个准则还不是你的,而是书上的、是报纸上的、是老师的。推而广之,我们现在的所说的素质教育,我们所说的人才素质、国民素质,不管这些素质多么重要,如果我们没有通过必要的、相当长的修炼阶段,使这些素质真正变成习惯,那这些东西不属于你,只有通过艰苦的修炼,把这些变成习惯,才会真正溶化在你的血液里,落实在你的行动中,才真正属于你的。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再来看激烈的竞争。我认为一切的竞争,不论你是传统科技、高科技,是网络、是基因、是国际的、是国内的,最本质的是人的竞争;人的竞争,最本质是人的素质的竞争;素质的竞争有智力素质的竞争和非智力心理素质的竞争,就像奥林匹克最后拿金牌比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心理素质。说到这里不禁使我想起我们目前常听到一句话——关键在于转变观念。我认为转变观念这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中肯的。但如果大家都已转变了观念,这以后将是什么竞争呢?我认为将是行动力的竞争。如果不把我们知道的正确观念、准则,通过艰苦、有效的修炼,转化为我们个人的习惯、企业的文化和全民素质的真正提升,那我们在竞争上会与别人差相当一截子距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要把成就自己的着眼点,把素质教育的着眼点,甚至把国民素质的着眼点,更多地注意在习惯的修炼上。不知道我这个观点有没有道理?

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习惯

1、积极的日常生活习惯

(1)、积极的概念:肯定的;正面的;进取的;热心的(现代汉语词典P584)

(2)、积极的选择:

假如你的钱包丢了,找又找不回来了,该怎么办?假如孩子把碗打碎了,怎么想?东西旧了,没法用了,怎么办?失败?跌倒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既然冬天来了?苦不苦?顺不顺?早操呢?内务呢?我们的班级,我们的专业呢?

说到这里,我要总结一下我们班上周的两操和内务了,是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仍然有不足的地方,很多同学仍然是害怕扣分,害怕老师的批评而去做的,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我的要求是养成习惯,早操大声喊口号的习惯,内务达到95分的习惯。我说过,你做不好,或者是犯了错误没有关系,只要你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将老师给你讲的道理化为你实际的行动,将行动化为习惯,最终习惯必将会改变你的人生。

2、读书的习惯

闭门既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关上门户,将世俗挡在门外,犹如深居山林;将心门关上,把欲念放在心外,心里皆是净土。读书可以明白人生至理,更可以净化灵魂,北宋诗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zFW152.coM 趣祝福】

有些同学又要说了,老师,我去图书馆借书了,那里的书太旧了。我就要问同学们了,书,能以新旧来区分吗?你如果能把我们图书馆那些你们所谓的旧书看完,我敢说,你将是兵团技校最优秀的学生。

3、学习的习惯

送给大家八个字:几滴汗水,几分收获。

很多同学在周记里说,唉,兵团技校什么都有人管,就是学习没有人管,是这样的吗?如果没有人管你的学习,你们每天座在教室里干什么?一周30节课是什么?只是你没有理解学习的涵义是什么?课堂上老师教你的是书本知识,课下老师教你的是为人处世,教你如何生活,比如纪律教育,素质教育,业余文化生活的教育等等。这都是学习。

可能有些同学不太理解,我结合我们班上周的学习情况来解释一下,咱们班上周任课老师反应,课堂纪律还不错,但是学习的主动性不行,更有同学说来到兵团技校这么长时间了,感觉什么都没有学到,我很吃惊,我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不要这么不负责任的说话。我问你,你以前会用五笔打字吗,不会,现在呢?

退一万步来说,你最起码会用五笔打你的名字了吧。难道你还要说你什么都学不到吗?等等等等。同学们,我们有很多知识的学习不是不是你现在凭你的感觉去认识的,需要你走向社会以后才能认识到的。你现在要做的是踏踏实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语道破了教育与习惯的本质问题。大凡有些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使得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品质。我们不但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名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总结她的学习方法时说道:“所谓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学习中不断总结、修正、发展而来的习惯。每个人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的状况也不同,那么方法也就不同。要想找到真正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就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养成最适合自己的习惯。”习惯主宰人生,习惯决定命运。

下周我们班将重点抓学习,学习基础差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我和班委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方案,将由学习委员具体负责实施。

4、遵守校纪校规的习惯

提到校纪校规,同学们都不陌生,只要是见了我不敢抬头的同学,不用说,肯定是又给我挣违纪单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惩罚。要为你们错误的行为付出代价。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主张:教育学生要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人格是人的第二生命”。学校定出来的规章制度就是要培养你金的人格,铁的纪律。我曾经给大家介绍过《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作为学生,你没有理由不遵守。而我还要加一条,你不但要遵守,还要把遵守校纪校规当成习惯,因为这种习惯最终会改变你的命运。

在这里,我想提醒每一位同学都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因为凡人都有欠缺,每一个人都可以看成是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的世界,只有我们不断审视自己,反省自己,真诚而勇敢的对待自身的欠缺,不断地改正,完善自己,才能让自己积蓄起深厚的文明与文化素养,扩大自己心中的真善美的那一片净土。比如,我们应审视一下自己的仪表、仪容,审视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审视一下自己内心深处做人的原则,加强人品的自我修养和塑造。自古以来人才至上,人品至本,欲成大事,要拘小节,在未来企业和未来创业者中,越想成为大事者,就越要遵守规则,越要拘小节,一个人的人品修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就是支持才能的基础,没有这个价值和基础,也就不会出现人才真正的价值。

三、我们该怎样去做

我们都不再是小学生了,认识问题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使得一些良好的行为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和品质。要做到这一点,我建议同学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培养习惯:培养良好习惯。说来这应该是我们的事,老师的工作是在帮助你们养成好习惯。尽管开始时会有些困难,但每当你们想起这是为主宰你们人生而做事时,你就会觉得很值。有了好习惯,你们还怕做不成大事吗?我们用“享受”的观念理解我们目前的学习和活动,我们会增加许多乐趣。一旦有了好习惯,想停下来都难,坚持好习惯也是享受。

2、极力克制:不做有损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形成好的习惯是从不做那些坏习惯开始的。学校规定了许多不许做的事情,大家做了就要受到处分,这是在帮助大家改变坏习惯。人就是这样,没有了那些坏习惯,就会有许多机会形成好的习惯。如果我们放纵了自己,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到头来不好的习惯多了,就会毁了自己,也害了集体。

3、确定目标:去模仿一名比自己强的人。其实上进心我们都有,这种上进心会促使我们和比自己强的人比,以他为榜样,努力照他的样子去做,我们会进步很大的。要确定这样的目标:在学习上,我要力争赶上谁,在生活上,我争取像谁那样,等等,在这些比自己强的人的影响下,我们会慢慢地养成好的习惯。要注意,确定目标有时就像跳高一样,定高了往往会因心理作用而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定低了,虽然能轻松过去,但往往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确定目标要切合实际。

4、完善自我:争做一名合格中学生。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我们不能让犯错误形成习惯,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不断地完善自我,及时改正那些本不应该犯的错误,不断地给自己充气、加油,把好的做法坚持下来,让他成为自己的习惯。只要有毅力去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主题班会发言稿(篇2)

多少个日子,我们在黑夜里静静守候黎明的到来;多少个日子.我们对已碎的梦想仍难以释怀;多少个日子,我们面对失败没有徘徊。摸爬滚打中,欢笑伴着泪水,我们一路坚持,将成熟和智慧刻进顽强的生命,将执着和坚毅嵌入不屈的灵魂。十多年的求学路,风也走过,雨也走过,我们坚持。十多年沉淀的心路历程,褪去轻狂和焦灼,我们坚持。生活谅解失败,却永远不能原该放弃;生活承认挂折,却永远不会欣赏屈服。今天主持人为我们设置了一道论题:青春不言败

岁月记载了我们生活中的美好足迹,春光又催促着我们不可懈怠。十多年的执若追求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令人热情洋溢、热血澎湃高三生活!高考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机会。虽然高考不完全决定你们命运,但它可以为你们未来的发展找寻一个更好或更高的起点,因此,我们应当放手一搏,不要让复杂的自我战胜了真实的自我。给自己一点压力,它会回报你十倍的动力;给自己一点信心,它会回报你十倍的微笑;给自己一点追求,它会回报你十倍的欣喜!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看到你们最动人的一面,最让我难忘的一面,最令我激动的一面,最让你们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一面!

黑板上的高考计时的数字一天天的减少,256天,虽然很短暂,但能创造出新的自我。使命和希望更能激发我们在短暂又漫长的时间里充满信心,奋发努力,超越自我,实现理想。再此我为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一、目标:引向成功的灯塔

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像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航船,不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既定的目标,锁定目标,奋力攀登,像雪域高原上的雄鹰一样勇敢地去追赶心中的太阳,这样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最终的总体目标,又是由一个个切近的具体目标逐步推进而实现的。因此,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都关系到总体目标的实现。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确立好自己的高考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阶段性目标具体说来就是: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调考等。同学们要咬定这些目标不放松,在不断的攀升中成长自我,成就自我!

二、信念:锻造辉煌的一页

拿破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这是强者的风范,是自信而不自负、自豪而不自大的风范真正的强者不在于称雄一时,而在于他能自强不息,对设定的目标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在此,我要奉劝同学们,我们不要因为过去一时的落伍而气馁、悲观,而要敢于奋起直追,勇于书写精彩。人,活在有氧的环境里,燃烧是一种氧化,生锈也是一种氧化。燃烧就能光芒四射,光彩照人!而且后来居上的典型也不胜枚举。希望你们在这两百朵天里充分地燃烧自己!

三、认真:成就梦想的基石

同学们,在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在决定人生走向最关键的时刻,一定要牢记“认真”二字,不仅课上要认真地听,练习要认真地练,考试要认真地考,而且地也要认真地扫,被子也要认真地叠。处处认真,认真就会内化为一种力量,一种素质,从而有助于同学们获得高考的成功,以至将来事业的成功。

四、珍惜: 珍惜每一份真情,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回眸凝视,亲人的默默关爱,老师的殷切期盼,同学的声声祝福,父母的句句宽慰……他们有的头发已花白,皱纹已爬上了眼角,有的正在同我们一起拼杀,奋力前行,这些真情,让我们在冲刺高考的路上不再孤单,这些真情,是我们疲惫时温暖的港湾,在我们困感时,是直言的劝告,在我们进步时,是真诚的祝福与欢笑。

主题班会发言稿(篇3)

历史的风,吹翻起六十八年前的那一页。在我的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那悲痛岁月里的冷嗖嗖的日子。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华的心脏:华北大地;而此时,卑怯可笑的国民党政府,却居然畏于帝国主义的淫威,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来满足一时的苟且偷安。

我感到了卖国者的卑鄙与可耻。

中华民族,你,陷于内忧外困之中,你的尊严倍受挑畔,你的躯体将被蹂躏。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企盼:企盼奇迹诞生;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祈祷:祈祷我们的民族,能够转危为安,能够走出泥泞与困境,驱散开这漫漫的黑云。而让我,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最感骄傲的事情是:我们从来没有失望过一次。在倍受屈辱的民族的背后,总有我们中华的优秀儿女挺身而起。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6000愤怒的北平人们走上街头,高举着正义的旗帜,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战,向怯弱的卖国宣战。

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你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民族的脊梁;如果,如果我们的民族,没有你,它的生命将是如何的暗淡,它将会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渊啊!你以你坚毅不挠的行动,告诉所有的居心可怕的人们:中国人是不可辱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中国人将为国而声、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

我也知道了,中国因你而精彩。你使我想起了,志在维新、视死如归的谭嗣同;你使我想起了,抛妻别子、不惮前驱的林觉民;你使我想起了,东渡扶桑、救国救民的秋瑾;你使我想起了,弃医从文、疗救民心的鲁迅;你使我想起了所有为我们中华的独立崛起,探索着、痛苦着并奉献着的人们。使我想起了,陈毅元帅如是说,“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到中俄战争,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重若苦海的苦难,漫漫修远的长路,并没有使东方巨人从此消亡的缘故,正是因为在你们啊,我们民族最可爱的人,正是你们这些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仁人志士,所组成浴血奋战洪流,揽起狂澜,吹响起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新的纪元。

虽然,我们古老的中国像一艘搁浅的大船,尽管沉重,尽管缓慢,但依然还坚挺着前进的风帆。

同学们,为国而声、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才是一个人最大的骄傲;谁如果在心里没有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

同学们,当你伫足于雄伟蜿蜒的万里长城之上,当你止步于滚滚东去的黄河之边,当你静立在烟波浩渺的渤海之滨,当你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之时,你的心中是否感慨难平,是否热情奔涌?同学们,切莫以为只有生在乱世才好为国分忧。欲报国何须生于乱世,又何止在沙场上拼杀?同学们,我们是初开的鲜花,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的战场便是这足下的土地,用我们百倍的努力,学得知识、学得能力,然后用自己强健的双手开创一片辉煌的事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如此,都能把自己事业与理想,和我们的民族相融,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将不再是可辱的,将会成为能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员。

让我们为振兴我们的中华拼搏吧。要知道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位同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告诉自己吧,我们的心属于祖国。

主题班会发言稿(篇4)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刚才的几位同学,(顿,环视一周)都赞同为个人兴趣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听得人热血沸腾,只感觉已站在了成功的终点,梦想触手可及:成不了郭德纲,做一个李雪琴那是一个手到擒来、易如反掌。不好意思,我要为大家泼一盆冷水:我认为职业选择,首先对口就业,其次再考虑兴趣爱好。

爱迪生曾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而最关键的就是那百分之一。”这后一句话,常常被人有意无意地悄悄删去。脱口秀是一个很需要天分的职业。她需要敏捷的思维、流利的口才、也需要天生的搞笑性格。就如喜剧大师卓别林一样,站在那里就会让人忍俊不禁。我们只看到了李雪琴兴趣和爱好的完美结合,却忽略了她成功的偶然性。有一些人根据兴趣追逐梦想,我们不妨使劲鼓掌;如果所有的人都主张抛弃四年所学,另起炉灶,我觉得一定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其次,跨界别后除却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外还需要相匹配的专业素养。

冰心女士曾说过:“成功的花,人们惊慕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浸透了牺牲的血雨和奋斗的泪泉。”我们羡慕李雪琴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却不知她背后的艰辛付出。就如当初朱之文在“星光大道”凭借“滚滚长江东逝水”震撼全场,大家都以为他是农民工跨界成功。其实很少有人去深思,30年来大衣哥只要有空就练习唱歌的汗水。况且,李雪琴虽不是脱口秀出身,但她所学专业时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所需的与人沟通的能力与技巧,深厚的专业知识与素养,都为她脱口秀的成功夯实了基础。

那么择业时应该考虑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考虑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因为专业其实也是需要兴趣的,既然为了这个专业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为何要临时更换呢?如果不喜欢,当初又何必要选?如果是无奈之举,大学四年为何不转专业?就业绝不是大学毕业时的临时起意,而是一个人早就应笃定的终身大事。现在的高中学生高一、二就会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何况我们高三学子呢?如果将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何不是两全其美?

各位同学,我再次重申一下我的观点,职业选择不可过于任性,过于感性的行为与其说是一种潇洒,还不如说是一种青涩和稚嫩。有一句话说得好,“现在工作流的泪都是当年选专业时进的水”。马上我们也将面临着大学、专业、兴趣的选择,愿我们每个人青春的光芒中都能透射着一缕理性的思维之光。不盲从,不任性,有梦想,有理性!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的网址是//www.zfw152.com/a/5544106.html